“這兩塊銀元是革命烈士李少堂留下的遺物,見證了他對黨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折射出了連云港地區土地革命的艱辛與曲折……”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工辦聯合主辦的“薪火相傳耀港城”紅色文化百場巡演活動首次走出港城,走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這也是該巡演活動在江蘇省的首場巡演。活動中,《無法上交的銀元》《中國的爭氣橋》等故事,詮釋了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集體的光輝形象和英雄偉力。
作為市委黨史工作部門,市委黨史工辦緊緊抓住慶祝建黨100周年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互疊加的重要機遇,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學用貫通、強化責任擔當,在黨史研究、專題宣講、宣傳活動開展等方面,彰顯了黨史部門的專業和資源優勢;在學黨史、講黨史、懂黨史、用黨史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示范作用,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更多的平臺資源,助力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從去年開始,市委黨史工辦就為建黨100周年在籌備一系列著作,在此基礎之上拿出一批高質量的關于地方黨史的精品力作,服務全市層面的黨史學習教育。據市委黨史工辦負責人介紹,他們向參學單位贈送了《中共連云港市地方史第一卷(1921-1949)》《中共連云港市地方史(1949-1978)》《連云港抗戰志》等書籍近2000冊。此間還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和平臺優勢,篩選、編輯慶祝建黨百年專刊稿件;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百年風華”稿件;《百年黨史憶初心—紅色文化百場巡演走進南京》一稿,被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推送。
黨史學習教育中,隨時都有可能牽涉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此時,黨史工作部門就成了“把好關口,正本清源”的有力防線。基于此,市委黨史工辦以正確的黨史觀為指導,切實把好各類涉黨史題材的公開出版物、發表文章、陳列展覽、音像制品的政治關、史實關、保密關,審讀審查相關作品20余篇,出具修改意見、建議120多條,有效防止了意識形態問題的發生。同時,依托黨史網站、微信公眾號、雜志等宣教平臺,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用史實發言,及時發布權威史料還原歷史真相。
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和座談活動等,也是市委黨史工辦的重要工作。近日,作為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黨史工辦宣教處處長王濱來到市公安局,為公安干警們帶來了題為《百年黨史話中央》的生動主題宣講,而這僅僅是他宣講活動的一部分。此后,他還在市司法局、市中院、市工投集團等多家單位和部門開展多場宣講活動。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黨史工辦充分發揮黨史工作部門的專業優勢,有4人被抽調到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在由41人組成的市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中,有11人都出自市委黨史工辦,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
分層分類宣傳好黨史故事,也是助推黨史學習教育的靈活舉措。在此方面,市委黨史工辦創新形式和內容,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日前,市委黨史工辦就參與梳理紅色資源和平臺,因地制宜打造了“資源獨特、內涵豐富、可觀性強”的實境課堂,著力讓紅色教育基地、舊址遺址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比如清明節期間,他們就充分發揮市革命紀念館宣教平臺作用,努力為參觀人員提供高質量講解接待服務。“當時,日接待團隊超60批次、近5000人次,讓港城廣大黨員群眾重溫了紅色故事,接受了思想洗禮。”市革命紀念館館長白植明介紹。
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百年黨史憶初心”紅色巡演活動,通過紅色歌舞、情景劇、快板書等生動活潑的形式,以情動人。與相關單位聯合開展“百人追尋百年黨史紅色足跡”新聞行動、紅色故事宣講大賽、黨史知識競賽、百年英烈事跡展、大型攝影作品展等活動,在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市電視臺開設專題、專欄,有效擴大黨史宣傳覆蓋面。據統計,3月份以來,“百年黨史憶初心”紅色巡演已開展近30場,黨史宣講80余場,受教育人數超5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還將通過不同媒體、不同載體,采取不同方式,在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讓黨史‘走進’千家萬戶。在全社會形成學習黨史、提高素養、建設港城的濃厚氛圍,讓廣大黨員群眾在學習黨史中感受信仰力量。”市委黨史工辦主任徐勤飛表示。(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劉鵬 史贄仁)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