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愛東 宋繼祥
據央視網報道,近日,一則“熊孩子”在電梯撒尿的視頻廣為流傳。在這段視頻中,一位十歲男孩在小區電梯內小便,并且在半個月內多次“作案”,之后被保潔員通過電梯監控找到。這位孩子的母親得知后,沒有護短,而是在業主群內道歉,要求孩子寫下檢討書,并主動打掃電梯一個月。
這位“熊孩子”的母親,并沒有像大多數新聞報道上那樣對孩子護短,反而是嚴厲地批評教育了孩子,并代孩子“認領”打掃電梯衛生一個月,補償給大家帶來的影響,這一舉動讓人心里暖暖的。這事發到網上以后,也贏得了網友們的點贊。
可以說,這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這位家長明事理,跟有些家長遇到孩子問題,就拼命為孩子撇清責任的做法截然相反,所以受到網友們點贊。因為只有家長三觀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三觀正,長大后才可能成為棟梁之材。
“熊孩子”為什么熊?究其原因,除嬌生慣養外,就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偏差。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很小學吟詩作畫,唱歌跳舞,卻沒教會孩子怎樣做人,甚至連基本生活常識,孩子都不知。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不知其危險性,比如乘電梯亂按鍵,在電梯里撒尿。我們也聽到過,去年8月份,一位6歲男孩在義烏商城觀光電梯內撒尿,導致電梯線路短路,最后男孩不幸墜落電梯井致身上多處骨折。這一意外誰之過?答案不言自明,實在讓人痛心。
我們知道,是人都會犯錯,何況是個孩子,只要家長不護短,教育孩子能夠勇于承認錯誤,知錯能改,才是對孩子真正負責。這位家長對孩子犯錯的處理方式,值得家長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