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第34個教師節,在此向全國教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自1985年設立的教師節旨在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如果教師節的設立能夠年年提醒全社會關注教育、關心教師,也算是適得其所了。
讓教師真正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國家層面的政策配套是前提條件。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頒布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從師德建設、培養培訓、管理改革、教師待遇、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政策舉措。各地要提升執行力,不打折扣落實好國家關于教師地位待遇的各項舉措,千方百計、因地制宜拿出地方務實管用的配套舉措,讓政策紅利最大程度地惠及廣大教師,切實把尊師重教落實到每一個教師身上,落實到每一個教師的每一天,而非只在教師節象征性地秀一下恩愛。
讓教師真正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社會層面的共同關注是重要保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古訓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還被冠以“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被喻為吐絲的春蠶、燃燒的蠟燭,可見社會對教師行業的敬重程度由來已久。鐵流滾滾,歷史的車輪駛入了新時代,尊師重教的風氣只能強化,不能淡化。尊師重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關注,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表彰先進,選樹楷模,以典型激勵一批人,以榜樣帶動一批人,增加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幫助廣大教師尤其是條件惡劣的山區、身處一線的鄉村教師改善教學條件,解決醫療等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幫助發達城市教師尤其是高精尖人才解決住房等迫在眉睫的困難,讓優秀人才引得來、留得下,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讓教師真正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個人層面的自律自愛是關鍵所在。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我們看到,有的教師舍身護住學生,有的教師把自己當人質救出學生,有的教師退休后義務自辦“留守兒童閱讀班”,有的教師痛到跪在凳子上、坐在輪椅上給學生授課,就是這些一個個平凡的個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生命書寫了師者的責任與擔當。但我們同時也會看到,諸如作風腐化等師德失范、充滿“銅臭味”的有償家教、抄襲論文等學術不端的個體行為,在損害著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廣大教師當倍加自律自警自省自愛,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珍惜這份神圣職業的口碑。眼下,有償家教已成為一道壁壘橫亙在家長和教師之間,教學關系已經等同日益凸顯的醫患關系。其實,有償家教無異于殺雞取卵,在少數教師身上徒增,從長遠來看也是危害教育事業的“頑疾”,既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破壞了學生的學習節奏、學習規律,又惡化了家長和教師的關系、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家長不堪錢之苦,學生不堪學之苦,極大損壞了德高為師的教師形象。2018年1月23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已經明令禁止教師有償補課,并大力規范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愿教師自律和社會他律結合起來,早日還學生周末睡到自然醒的本真狀態,還社會一個風清氣正的公平教育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新時代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開了教師的參與是不可想象的。讓教師真正成為全社會尊重的職業——誠如是,辛勤的園丁們無憂無慮地耕耘,祖國的花朵們必將健康成長,彌久飄香!(相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