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聯合召開“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試點推進會。會議要求緊扣安全生產難點、痛點、堵點,扎實做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在實踐中強化“以用促研、以用促進”,打造“工業互聯網和安全生產”開放合作、協同發展新格局。進入“十四五”,要保證各項任務安全“著陸”,必須用好智慧系統,創新手段提升安全治理能力。
思想認識繃緊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煤礦、危化品、道路運輸等方面抓緊規劃實施一批生命防護工程,積極研發應用一批先進安防技術,切實提高安全發展水平。”安全科技已成為安全生產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也是實現安全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未來安全生產工作的大趨勢。要全面貫徹總書記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論述,全方位提高硬件、軟件執行標準和安全保障系數,科學管控化工企業重大危險源、風險點與隱患治理,危險作業實施、重點崗位視頻監控,解決政府監管部門無法第一時間獲取企業監管信息的問題,有效遏制安全生產事故。
基礎保障鉚足勁。為推進安全生產監管精細化、信息化要強化機構、人員、經費、裝備等基礎保障,制定系統平臺運行管理辦法,將各級云平臺運行納入監管考核范疇,同時將應急管理、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汛防臺、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業務整合,構建跨部門、多網合一的應急管理平臺。對接入企業監測監控數據進行價值分析、科學把握風險隱患規律、精準感知風險、查找突出問題,實現業務內容“看得全”、企業管理“看得透”、區域范圍“看得遠”、實時動態“看得透”、合力監管“管得實”、隱患風險“防得住”。年底沖刺,必須對“未使用系統”小微企業提高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執行的強度、強化教育的提醒、隱患整改的剛性,實現“現場管理”和“智慧系統”的無縫銜接,確保安全生產管控的可靠性。
推廣應用發好力。過去,安全監管人員工作任務繁雜,監管力量不足等問題凸顯,僅靠“人力”傳統工作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社會治理創新的實際需要。要按照“緊貼監管實際、凸顯科技增效、便于操作使用、資源云儲共享”原則,廣泛推廣應用智慧系統,從宏觀層面對轄區企業實現一屏觀、一網管、一網防的目標。充分將科技信息化成果融入安全生產監管、綜合執法和應急救援工作中,讓應急管理簡約而不簡單。(郭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