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這是一班日夜在亞歐大陸上奔馳的列車,拉動東西方貿易快速開展,譜寫絲路繁榮振興新篇章;這是一班將“一帶一路”設施聯通從愿景轉化為現實的列車,提升了沿線地區和城市的發展動能,促進了東中西協同發展;這是一班緊緊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的列車,激活了新亞歐大陸橋的運輸效能,讓連云港走向世界……穿越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由現代科技打通的中歐班列正奔跑在“一帶一路”上,“鋼鐵駝隊”的汽笛聲正緊密編織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的交通紐帶,構筑起世界聯通新橋梁。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開辟了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新道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強勁動力,是一條造福世界的“發展帶”、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路”。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6.5萬列、運輸貨物超600萬標箱、貨值3000億美元,已開通運行82條線路,基本形成對亞歐地區全覆蓋的交通物流網絡,有效打通了跨國貿易的堵點,激活了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力,已經成為亞歐大陸凝聚共識、匯聚活力的“鋼鐵駝隊”。
“源于中國、屬于世界”的“一帶一路”倡議,蘊藏歷史沉淀的千年智慧,是時代需要的“世紀工程”。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結出累累碩果,合作范圍與領域不斷深化拓展。目前,我國已同150多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地域上擴展到亞太、歐洲、非洲和拉美等國家和地區,開創出一條“共商、共建、共享”的機遇之路。同時,中歐班列猶如一粒源自中國的種子,拉近時空的距離,合作友誼之花在沿線國家和地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時,海運、空運受阻,安全高效的中歐班列逆勢而上,成為了“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這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實寫照。
風笛長鳴,暢行絲路。江蘇作為經濟大省、制造大省,既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據了解,江蘇中歐班列已經在南京、徐州、蘇州、連云港、南通5個城市穩定開行,開通至歐洲、中亞、東南亞地區的班列線路20多條,暢通著國內國際雙循環,讓越來越多的“江蘇制造”更好地走向了全世界。以連云港為例,這座江蘇北部的港口城市充分發揮海港雙重優勢,依托中哈物流基地,不斷為中歐班列線路增添新線路,開辟新運行版圖,為服務江蘇乃至全國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了力量。今天的江蘇,每天有成百上千的集裝箱搭乘中歐班列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列列奔馳不息的中歐班列跑出了一條“一帶一路”黃金物流通道。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歷史歲月的交替,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駝隊變為風馳電掣的中歐班列,星夜飛馳、跨越山海,“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輝煌正在這條道路上再次演繹。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勇擔當、積極作為,繼續編織好中歐班列紐帶,就一定能讓這條“新絲路上藍色長龍”在助力全球開放合作的路上繼續馳騁,不斷讓“萬里尚為鄰”的夢想綻放新光彩!(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