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黍成熟、瓜果飄香的時節,我們迎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之年。各地區各部門扛穩糧食安全責任,一體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邁上新臺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可喜進展。
人間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豐收。美食擺起來,秧歌扭起來,鍋莊跳起來,從大山深處到廣闊牧區,從東北平原到江南水鄉,鄉親們用自己的方式“曬”豐收、慶豐收、享豐收,共享豐收喜悅、共賞鄉村美景、共嘗農特產品、共品農耕文化,農耕農趣農味里是滿滿的農風農樂農情。“慶豐收 促和美”,在希望的田野播撒和美的種子,滿眼豐收好景致,滿心幸福美滋潤,豐收節禮贊豐收,更致敬奮斗,從豐收向著新的豐收,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一直處于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孕育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中華農耕文明,勤奮耕耘、春華秋實歷來是廣大農民的傳統美德和樸素追求。今年全國夏糧產量2923億斤,居歷史第二高位;早稻比去年增加4.3億斤,增長0.8%;南方秋糧局地開始收獲,北方秋糧作物長勢良好,全年糧食產量有望繼續站在1.3萬億斤臺階。在黨中央重農強農政策支持下,廣大農民辛勤耕耘,克服了多年罕見的“爛場雨”、南方局部高溫干旱、華北黃淮東北等地嚴重洪澇災害等困難,戰勝一個個挑戰,豐收果里凝聚著新時代農民奮斗的智慧和汗水。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和政府向來十分重視農業、重視農村、重視農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牢牢把握種業安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中國飯碗”端得更牢,“大國糧倉”越來越穩固;持續推進科技興農、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會種田”變“慧種田”,“老把式”變“新農人”,豐收的成色更足、底氣更強、更可持續;放手發展壯大鄉村產業,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2%,高于城鎮居民2.5個百分點;全面提升鄉村建設,14萬個村莊得到綠化美化……不遺余力保豐收、促和美,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正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有力注腳。
豐收節禮贊豐收、致敬奮斗,成風化俗、深入人心,成為億萬農民自己的節日、中華農耕文明的符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窗口。從昔日“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到如今“產業融合、百業興旺”,幸福的時刻、火熱的生活,生動地展現著豐富的農耕文化、蓬勃的時代氣象、光明的振興圖景。豐收節里講收獲故事、品豐碩果實、聚振興全力,豐收連著豐收、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幸福安康,農村廣闊天地處處田園風光、鳥語花香,鋪展更加壯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