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日,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舉行,主體為“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回首“烏鎮十年”,累累碩果令人矚目,中國創造性提出的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主張不斷深入人心,不斷擴大的全球網絡空間“朋友圈”,凝聚思想共識化為具體行動,擘畫出美好的未來圖景。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級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各類產業緊密結合,助力全球經濟發展。中國作為數字經濟大國,積極推動國家間數字經濟領域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合作。在東南亞,中國企業助力打造東盟首家5G智慧醫院,促進服務流程智能化轉型;在拉美,中國與巴西、厄瓜多爾等國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創新合作,助力亞馬孫雨林生態系統以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在非洲,中國與國際電信聯盟合作啟動技術援助及培訓項目,助力建設“數字烏干達”……可以看到,國際間的深度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縮小數字鴻溝,在互聯網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新時代新征程,隨著“互聯網+”持續深入發展,網絡安全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十年間,中國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簽署《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發起“中非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議”等,不斷促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完善,持續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數字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其背后的暗流涌動。一根網線連接千萬家,更連接了這個世界,在這張“大網”的背后,還隱藏著泄密者與破壞者,進行著網絡竊密與網絡攻擊行為。因此,筑牢防護屏障,維護國家網絡安全至關重要,關系國家安危,更關乎人民利益,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在全球互聯網發展和應用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各國網絡主權。網絡主權是國家主權的延伸,網絡空間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有權根據本國的法律和政策制定相應的網絡規則和標準。網上交流對話中,各國人民思想觸碰、靈魂碰撞,迸發新的文化靈感,正是如此,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要注重不同國家的獨立性和代表性,堅持多邊主義,以平等、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推動國際網絡治理機制的民主化和包容性。豐富多樣的文化中,也不乏不良文化的侵蝕,尤其在傳播速度極快的網絡空間中,讓人無法輕易甄別,蠱惑人心,擾亂民意。網絡文明建設顯得更為必要,正向引導、正向激勵才能凝聚人心、匯聚合力,要傳播優質網絡文化產品,充分展示人類優秀文明成果,轉化創造有價值的生產力,共同建設網上精神家園。
十年互聯網大潮不懼風雨、奔涌向前,正逢偉大時代,世界各國齊聚烏鎮,在這個搭建的全球互聯網共商共建平臺,共同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體邁向新征程,見證互聯網的未來與人類命運的發展。(廖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