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于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會議指出“戰略實施以來,思想認識、生態環境、發展方式、區域融合、改革開放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發展態勢日趨向好”,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于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新趨勢下,若干政策措施的審議實施,必將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戰略實施近8年來,沿江省市和中央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扎實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思想認識發生重大轉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共識;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東流”美景重現;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創新驅動發展全面起勢;區域融合實現重大提升,區域協同聯動不斷加強;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態勢加速形成……放眼當下,長江經濟帶發展成就有目共睹,我們要穩住“向好”趨勢,真抓實干、久久為功,進一步增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當前,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處于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若干政策措施的審議實施,目的就是“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前進路上,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要繼續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持續強化重點領域污染治理,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要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支持生態優勢地區做好生態利用文章,激發全流域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我們堅信,只要守住管住生態紅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就一定能穩住“向好”趨勢,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新征程上,在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同時,也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主動力,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還要統籌抓好沿江產業布局和轉移,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更要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穩住“向好”趨勢,步步為營、扎實推進、久久為功,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大江奔流向前,發展永不止步。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關鍵靠行動、靠實干。奮進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保持久久為功的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苦干實干、開拓前進,我們就一定能穩住“向好”趨勢,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強,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蘇雪)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