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研究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政策舉措。發展銀發經濟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大背景下,再次被提及,可見意義之重大。2023年12月12日結束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特別提到了“銀發經濟”。激活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具體措施。
據民政部公布的《2022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人士介紹: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以是不容爭議的事實。
擁有28004萬人老年人口、這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壓力所在,也是激活經濟發展優勢所在,更是在新征程上攻堅克難的底氣所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將政府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完善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提出了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中國式’養老服務體系的基本構想,還專門制定了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提出了包括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三個方面的16個服務項目,同時還明確了每個項目的服務對象和內容”,為未來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基本方向。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把人口挑戰變成支撐經濟的機遇。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意。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既利當前又惠長遠。銀發一族”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持續加大且加重,提振消費,應在銀發群體中覓“商”機下功夫。
研究這一群體的消費習慣和喜好,在宏觀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復雜、消費復蘇艱難的背景下,挖掘銀發人群在健康醫療、社交等消費領域的消費潛能,是激發市場活力,提振消費的關鍵一著。也是把人口挑戰變成支撐經濟機遇的精準一招,對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激活“銀發一族”消費。就要 讀懂老年用戶跟年輕人不一樣的心理訴求在哪里 。生、老、病、死是人生繞不過去的坎,很多老年群體會把一生大部分積蓄用于醫療,保健,并且愿意在健康運動中進行消費,特別是近年來,國內老年人對健身運動越來越重視,2/3的人每月都會在健身運動上有消費,相關部門、企業要針對銀發群體的健康醫療需求,積極開展醫療,保健服務,特別要優化移動互聯網醫療服務,要采取多種措施補齊老年群體“觸網”短板,因為隨著 移動互聯網的逐漸普及并不斷向老年群體滲透,帶動“互聯網+健康醫療”產業的持續發展,未來線上預約體檢、看病等服務的普及度將會不斷上升。
激活“銀發一族”消費、就要聆聽老年用戶的心聲。愛美之心人有之,當今社會,拼“顏值“愛面子”。以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隨著審美觀念的迭代,越來越多的銀發群體也有了“著裝觀念”和“容貌焦慮”,善打扮、愛漂亮,要健身,是大多數“銀發一族”的心聲,穿名牌,戴名表,進出美容、美體、桑拿等高檔消費場所是許多爺爺、奶奶的提升生活質量不二選擇。很多年輕后輩,為了孝敬老人,在購買老年用品時也舍得花錢,老年“奢侈”消費正成為待提振消費的“凹地”,亟待開發。相關部門要針對營養保健、旅游出行、傳統滋補等特殊需求,不斷擴大老年用品有效供給,不斷提高適合老年人的高質量產品,要讓“銀發一族”買得到、買得起、買得好。
激活“銀發一族”消費還要精準找到潛在的消費亮點。老人退休之后,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經濟也比較富裕,時間很富裕,有足夠時間去釋放自我,老年人生活場景的重心正在從家庭向社交轉變,聚會、健身運動、老年大學、公園廣場活動、逛街購物等外出、社交場景成為生活主要內容。這種轉變不僅會帶來許多文化娛樂需求,也會帶來巨大的與美/時尚相關的消費品需求;相關部門要適時引導,全力扶持,針對很多老年人害怕被坑,對新事物、新品牌缺乏信任感情況,要采取多種舉措他們信任的鴻溝,促進“銀發一族”敢于消費,勇于消費。
夕陽紅,無限好,老人安,社會安,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我們要進一步激發要素活力,積極培育老年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補齊 “數字鴻溝”、打擊以提供“養老服務”、提供“養老產品”等為名,實則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詐騙犯罪行為。通過綜合施策,把老齡化壓力轉化為消費升級、文明進步的發展新動能,讓人生更美,夕陽更紅。(吳建國)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