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周瑩 通訊員 孟慶煥 李光) “南理工的姜煒教授通過技術原理設計,幫助企業建立玻璃粉硬度檢測標準,讓企業獲得了承擔省級重大成果專項資格。”海州區瑞聯新材料副總經理阮建軍興奮地告訴筆者。正航電力董事長何乃昌則為中國礦大沈利民老師點贊說:“在沈老師的幫助下,我們成功獲得了美國客戶訂單。”這些被企業負責人點贊的專家可不是普通的科研人員,而是這些企業的“科技副總”。據悉,為解決科研人才短缺問題,我市從高校、科研院所聘請科研人才來連開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產學研合作,并擔任企業副總經理、技術總監等職務,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效果。
為探索深化產學研合作新途徑,省科技廳從2014年起組織開展了“科技副總(企業創新崗)”試點工作,目前我市擁有獲批的科技副總97名,其中獲批省科技副總41名。這些“科技副總”分布在我市各縣區、各行業以及不同發展階段的各類企業。這些來自全國知名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員作為“科技副總(企業創新崗)”特聘專家到我市科技企業任職,通過為企業引進合作項目、申報科技項目、有效地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管理,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的“科技副總”均具備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由企業、派出單位、科技人員3方共同簽訂協議,負責指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加強創新管理、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申請設立“科技副總(企業創新崗)”的企業,均為建有省級及以上企業研發機構,研發經費有保證,企業產業基礎較好,有明確的創新發展需求的企業。
“前一段時間,一位美國客戶找來,希望我們開發一個交通裝置。”何乃昌說,“和我們競爭的是國內、日本等地的電力輔機企業。剛剛接到這個訂單的時候,我們連一個自己滿意的方案都提不出來。企業科技副總沈利民看到我們的難處,幫助我們修改了設計方案,得到了美國客戶認可。目前,該項目樣品已經研制成功,正在美國客戶工地試用,如果試用順利,企業可以每年獲得400萬至500萬的外貿訂單。”
“我們就像一根連接企業與高校之間的紐帶,將學校的專利技術等帶到企業中來,讓專利技術等更好地在企業應用轉化,更好地服務市場,同時為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引進培養技術人才,在多個領域推動企業與高校開展深層次的合作交流。”淮海工學院沙鷗博士說,對高校來說,企業與他們是互補關系,希望與企業長期合作,建立一個機制,讓更多的博士生進入企業,企業也由此獲得智力支持,邁上更高發展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