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因此,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激勵著億萬人民不懈奮斗,爭做領航新時代的奮進者。
愛崗敬業建功新時代,砥礪前行奮斗新征程。一年來,港城各行各業的高速高質發展,涌現出一批批勇攀高峰的港城工匠。這一切離不開勞動者對崗位的堅守,愛崗敬業、努力拼搏;離不開勞動者對崗位的熱愛,精益求精、甘于奉獻。是薪火相承并扎根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勞動者精神鼓舞著大家砥礪奮進,是負重前行于精進中詮釋勞動創造的工匠精神讓喜報頻傳。
值“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連云港推出“喜迎二十大·勞動展風采”專欄,致敬港城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各級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工人先鋒號,重溫他們兢兢業業、愛崗敬業的感人故事,讓廣大讀者感受他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堅定信念,學習他們求真務實、甘于奉獻的敬業精神,以此傳承和弘揚偉大的勞模精神。通過奏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向全市勞動者致敬,為全市所有追夢不息的奮斗者點贊。
振興國藥的赤子情懷
——記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者、江蘇康緣藥業股份公司質量控制部經理高曉艷
她從事藥品質量控制和中藥質量標準研究18年,始終保持慎終如始的工作干勁,注重學習、躬身實踐,以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公司的質量控制事業,為中醫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她的多項創新成果得到了行業權威認定,先后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由于工作表現優異,成績突出,2014年被評為市第五期“521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她叫高曉艷,中共黨員,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專業碩士,高級工程師,現任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控制部經理、康緣藥業生產質量支部書記。
中醫藥博大精深,高曉艷積極主動提高自身技術素養和理論學識,時刻關注制藥行業新政策、新理論、新方法,遇到易混淆中藥材和藥品檢驗技術難題,主動聯系行業專家虛心請教,同時查詢古籍古典考證植物,深入藥材產地追根溯源,在知識更新中提升自己,拓展知識結構,提升綜合素質。她說:“藥品檢驗工作看似平凡,卻關系著萬千患者的用藥安全。”她從一名基層QC檢驗員工作中成長,堅守質量安全的初心使命,以強烈的責任感,認真謹慎地對待每一批藥材的鑒定和藥品檢驗工作,時刻把守衛人民生命健康裝在心頭、抓在手頭,保持對檢驗技術工作保持高度熱情和強烈的守、控意識,帶領QC人員鉆研質控技術,千方百計保障藥品質量安全,高效完成質量控制工作。
她常常用“不惰者,眾善之師也”勉勵自我,在每一項工作完成時,都認真總結,從中找出不足。充分發揚“三牛”精神,時刻保持著作為黨員干部應有的崇高思想境界,腳踏實地,勇于開拓。近年來,她認真鉆研質量控制新方法和技術,帶領團隊成立數十個QC小組解決了金銀花、海桐皮、麥冬等20多種藥材真偽鑒別的問題,提高全員質量意識,改進了散結鎮痛膠囊、熱毒寧注射液、桂枝茯苓膠囊等品種的檢驗方法適用性問題,并有39個創新型QC課題獲得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發表一等獎。她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了十余個藥品質量標準再研究工作,其中龍血通絡膠囊、芪葛顆粒、羌黃祛痹顆粒等9個標準均已獲批應用,提高了藥品質量標準的可及性和可控性。為從源頭把控質量,她和團隊經常深入產地調研,掌握最佳的采收期及加工方法,完成了包括金銀花、梔子、銀杏葉等多味藥材的研究,為中藥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提供保障,確保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此外,她還結合指紋圖譜技術,完成了桂枝茯苓膠囊、腰痹通膠囊、天舒膠囊等8個藥典標準深入研究,更有利于控制藥品質量全面性和一致性,保證產品有效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作為質量控制部負責人、生產質量支部書記,她在公司的統一安排下,立即組織QC部門主管,共同制定生產全過程質量保證方案,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克服重重困難,在短短24小時內便完成了37批次物料的取樣檢驗。為了保證交付給疫區的藥品質量,她更是連續兩天不眠不休,確保質量控制精確嚴謹,體現了康緣速度和質量人的擔當。她帶領技術人員僅用24小時就完成了藥材的取樣檢驗,第一批防疫顆粒成品理化檢驗僅用時8小時,創造了企業最快檢驗記錄,為產品放行提供質量保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振興國藥 報效祖國”的精神內涵,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保衛生命健康之戰貢獻力量。
綻放燦爛的人生芳華
——記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芳
劉芳,正高級經濟師,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全國建材行業十大女杰、全國化纖行業科技領軍人物、中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突出貢獻人物、江蘇省科技企業家、江蘇省高質發展百名女企業家等多項榮譽稱號。
碳纖維作為繼金屬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材料,是國家安全、武器裝備亟須的關鍵戰略物資,是新興戰略產業發展亟須的重要支撐,也是國外長期技術封鎖和產品壟斷的敏感材料。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快速發展,國內碳纖維年需求量飛速攀升,但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為了實現國產碳纖維自主保障,滿足國防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劉芳帶領團隊進行多年的“卡脖子”技術攻關,突破了干噴濕紡千噸級SYT49(T700級)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率先在國內建成了千噸級SYT49(T700級)生產線,成功研制出SYT55(T800級)碳纖維。2017年,作為核心成員之一完成了“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期間,申請專利28項,獲得授權專利12項。
在劉芳的帶領下,中復神鷹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科技創新為動力,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不斷縮小與國際先進碳纖維企業的差距,維護國內碳纖維產業鏈,穩定供應鏈。2021年9月,建成投產西寧萬噸碳纖維生產基地,實現了單線年產30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設計和高端成套技術自主可控,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極大緩解了國內產能不足導致的供貨緊張局面。2021年,為了保障國產大飛機原材料的自主可控,“碳纖維航空應用研發及制造”項目落戶上海臨港新片區。目前中復神鷹已形成以連云港為中心,西寧萬噸生產基地和上海研發中心三地協同發展的新局面。今年4月,中復神鷹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是科創板第一家碳纖維上市公司。標志著中復神鷹的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公司將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加速推動碳纖維國產化替代進程,為引領國產碳纖維高質量發展開拓新局面。
目前,中復神鷹產品在航空航天、壓力容器、風電葉片等高端領域已經實現了應用覆蓋,為加快我國高端應用市場碳纖維國產化替代進程作出積極貢獻。公司累計向市場提供碳纖維近3萬噸,其中T700級以上碳纖維連續多年占國產碳纖維市場份額的70%以上。
在規模化生產過程中,劉芳堅持精益化管理,不斷推進產品體系建設,推動產品質量升級。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為核心,積極整合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等多個管理體系,形成了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管理創新體系,促進質量水平全面提升,提質增效成果顯著。根據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劉芳以實現單線千噸級碳纖維穩產高效為目標,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生產管理精髓的基礎上,針對生產規模變大、系統關聯性增強等大型工廠的新特點,帶領公司管理團隊全面推行精益6S管理,運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對企業的各個生產領域和各個管理環節進行系統優化。
此外,劉芳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切實將帶動就業、精準扶貧、夢想助學和暖心幫扶融入企業日常工作當中。西寧萬噸碳纖維項目有效帶動西部就業,為幫助西部地區加速發展經濟和文化貢獻力量,同時大力使用綠色水電,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持續向中國建材集團“善建公益”基金和連云港市海州區慈善基金會等慈善機構捐款,為國家脫貧攻堅和社會助學事業貢獻力量;和公司班子成員一起參加七彩課堂圓夢“微心愿”活動,幫助貧困地區孩子們實現夢想,委派公司骨干支教云南,參加善建七彩課堂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關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慈善公益事業中展現巾幗力量。
在“疫”線展現巾幗風采
——記省五一巾幗標兵、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工會主席胡蓉
胡蓉,197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碩士,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工會主席。
從醫25年來,她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心為公,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為名為利。
走上管理崗位10多年來,她政治堅定、求實創新、敢于擔當、勇于負責,始終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忠實履行著自己的神圣職責。
她以堅定的信念、高尚的人品、嚴謹的作風、精湛的技術贏得了領導和廣大職工、患者的一致贊譽,先后獲得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指導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衛生系統省級青年崗位能手、江蘇省青年志愿服務事業貢獻獎(個人)、連云港市優秀團干部、江蘇大學優秀帶教教師、江蘇省職工醫科大學優秀教學管理人員、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胡蓉一直堅持奮戰在抗疫一線,身兼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新冠肺炎救治指導專家組副組長等任務的她、還承擔著新冠肺炎救治指導組專家24小時會診的任務。
2021年2月16日,在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在回家的途中,因路上大雪堆積,道路冰凍,她不慎摔傷,在CT顯示股骨髕骨嚴重挫傷,醫生要求嚴格臥床靜養情況下,她還是堅持忍痛戴上繃帶繼續上班。58個日夜,她用不知疲憊的腳步精準丈量著醫院的每一個角落,1392個小時,她用火眼金睛嚴格盯準著醫院每一個防控舉措。
在一系列身份當中,胡蓉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那就是市一院工會主席,在各位白衣戰士為疫情防控奮戰在前時,她說:做好各位戰士的后勤保障工作尤為重要。為確保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更好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她著力打造了“七大”精準服務,為一線醫務人員筑造了強力后盾,把院黨委的關心關愛送到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的心坎上:成立聯絡群,每天專人聯系隔離病房醫務人員、馳援湖北一線同志及家屬,了解個人和家里需求,想盡一切辦法及時購買寄送物資;第一時間聯系營養科制定適合醫護人員的營養食譜;定期為抗疫一線職工家庭配送鮮奶、酸奶、食用油、日常用品、新鮮蔬菜及購置防護用品,聯系義剪團隊為醫務人員理發;為隔離病區職工及醫療隊隊員孩子慶祝生日,安排專人定期聯系醫療隊隊員的老年家屬,了解健康狀況并及時提供健康指導,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聯系相關教育部門為援鄂醫療隊員子女提供線上學業輔導,聯系江蘇海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為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孩子提供“閱讀與寫作”線上專題輔導;發動多方力量,向全院發出倡議,利用醫務人員自身資源千方百計籌措救援防護物資,為在抗疫一線戰斗的同志們保駕護航;開通心理援助專線,筑強支持堡壘。
生活中,胡蓉對自己總是粗枝大葉、毫不憐惜,身邊的人常笑話她,工作就是她的全部,可就是這樣一個將一腔熱血灑在工作上的人,卻將下屬的一切都放在心上,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小到生活起居,大到職業生涯規劃,她雖不時時刻刻提起,可從未有過一絲遺忘,自己的生日總是記不得,可下屬每年的零點生日祝福卻從未缺席,下屬受到一點點的委屈,總是她第一個發現并談心開解,她的辦公室從來都是挨不上號,大家排著隊搶著跟她聊心里話,這些小事多得數不清。
“心底無私天地寬。”“要做就要盡量做到更好。”胡蓉從來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一顆坦誠無私、清雅出塵的心。
爭先創優競風流
——記連云港港口公司東方港務分公司墟溝西作業區供電所供電班
班組精神是班組建設的指向標,班組的創建離不開班組對于基礎建設的加強和鞏固。
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務分公司墟溝西作業區供電所供電班共有成員17人,保障著8個變電所設備的正常運行,維護著碼頭的照明,擔負著公司電力使用的第一道工序,是一個積極進取、團結創新的班集體。
2021年供電班在夯實基礎工作建設的基礎上,結合班組內部發展的實際情況,創新班組的基礎建設核心目標,構建全新的班組文化園地和安全生產園地。班組以“六愛六比”即“愛崗位、比奉獻,愛學習、比創爭,愛生活、比和諧,愛勞動、比勤奮,愛工作、比效率,愛班組、比友善”為基礎思想,通過“七化”管理法和“七小”工作法互補互助,相輔相成,使得班組成為一個不斷學習和創新的組織,使其成為班組自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引導班組成員又好又快共同發展,增強各人的知識儲備和安全責任感,培養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共進的精神品質。
2021年,公司加強了智能化監控系統升級管理,對1#、2#、4#、7#變電所進行了監控系統的安裝和改造。為了配合監控安裝和升級改造工作,供電班值班人員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幫助公司更快更好地完成了這項工作。這一舉措充分地體現了供電班的“工作質量精益化”的班組精神,表現了班組成員的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
“小家促發展,家和萬事興。”班組建立完整的成員檔案。日常生活中,多傾聽、多溝通,堅持“五必訪,五必談”,做好班組成員的貼心人、知心人。關心班組成員生活,為班組成員解決實際困難,始終堅信“家和萬事興,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此基礎上,班組結合不同時期的特點和要求,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了符合時代、符合公司形勢需要的思想教育活動,幫助大家正確地看待當前的形勢,排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大家的干擾和影響,保證成員們始終有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于班組工作中。同時,班組堅持把成員冷暖放在心上,無論是哪一個成員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了困難,大家都會圍坐在一起促膝長談,相互商討解決對策。
業務培訓是培訓的重頭戲,班組只有重視培訓,才能使成員的業務水平、專業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多年來,班組根據班組成員組成的特點,在年長成員多于年輕成員時,嘗試了“一幫一,一教一”的培訓方式,師徒共簽合同,確保了培訓質量。為了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之后又大膽實行了師徒輪換制。班內,年輕的成員迅速成長,他們技術過硬,責任意識強,基礎知識扎實,為班組的積極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供電班成員有著良好的自身素養,可對于班組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班組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是班組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為此,供電班嘗試從班組成員的喜好特長入手,為成員搭建學習平臺,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調動成員積極性,鼓勵自學、互學,鼓勵大家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電大學習,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班組文件柜內學習書籍豐富多樣,其中包括業務、心理、健康、職場等相關內容,以此方便供電班組成員翻閱學習,在班組內創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
供電班在班組創建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不斷超越,安全重細節,管理抓創新,技能重創新,團隊建設顯和諧,逐步形成了以“勤勉工作,履行職責,勇于奉獻,爭先創優,服務生產”為特色的班組文化風格,全力創建安全文明、團結進取的供電班組。
總值班: 吳弋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