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5.2萬方堿渣無害化處理試驗成功,產生的近4萬方工程土已用于連云新城的市政公共建設回填。”昨日上午,位于連云新城匯海路上的堿渣治理項目現場,項目現場負責人程鵬興奮地告訴筆者。伴隨著試驗的成功,接下來我市將用4年左右的時間完成5250畝堿渣池的綜合治理,此舉不僅將“釋放”5250畝建設用地,廢棄堿渣還將變身工程土,極大緩解綠化以及市政公共建設的回填缺口。
作為“七五”國家重點投資項目,連云港堿廠自從1989年投產以來為國民經濟和地方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是全國三大純堿產地之一。但由于技術等客觀原因,作為衍生品的堿渣一直無法較好處理,經過30年的累積,已形成了一個占地數千畝的堿渣池。由于堿渣沉淀后外觀呈乳白色,被當地人稱為“牛奶湖”。它的存在,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影響城市形象、對周圍環境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隨著堿廠停產、搬遷,以及治理技術的根本性突破,治理“牛奶湖”、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成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并被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去年,連云港市政府與中核環保有限公司簽訂連云港堿渣治理合作協議。據悉,該項目以資源化利用為目標,將充分利用先進的治理技術和方案——堿渣被輸送到廠區后,在經過加藥、沉淀等多個步驟后,通過壓濾機使其固液分離,固體部分作為工程土循環利用,余液在處理達到一級A類標準后排入大海,堿渣池內的物質全部得到治理和綜合利用。為了論證該方案的可行性,今年年初,合作雙方聯合開展試驗,并于近日舉行了專家評審會。結果顯示:該項目的實施可推進堿渣綜合利用,解決堿渣污染的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隨著技術難題的解決,“牛奶湖”生態治理成功“破題”,最大的“攔路虎”沒了。
昨日,筆者在項目現場看到,上百輛運輸車來來往往,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運作不息,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眼下主要是開展場地平整工作,今年7月進行廠區建設工程,預計今年年底正式啟動堿渣治理。”程鵬介紹,為了讓項目早投產,施工人員克服各種困難,爭分奪秒加快推進施工進度,確保高質量按時完成建設任務。“堿渣治理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切、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連云區委書記華宏銘說。(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劉瑩 張慧 何康鵬)
?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