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水很少,入秋后降雨更少了,多虧了石梁河水庫及時放水灌溉,我們家才把三麥播種完。”看著已經播種完的田地,贛榆區沙河鎮殷莊村村民王文冬滿臉欣慰。今年以來,我市針對旱情頻繁發生的實際情況,以合理調水、創新引水、蓄水等方式,保障了全市居民生活、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其中,發揮清水進城工程作用,今年以來,從石梁河水庫累計調水約8000萬立方米。
“今年我市多次出現干旱天氣,4月至6月發生了嚴重的氣象干旱,入秋后又持續干旱少雨,加之全省大部分地區也同時發生嚴重旱情,造成省供水源來量偏少,對我市的生產生態用水影響很大。”市水利局防指中心主任席志介紹。面對旱情,市水利部門先后發布善后河和石梁河水庫干旱藍色預警、薔薇河干旱黃色預警,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并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外引與內蓄結合,多措并舉,全力保障城鄉居民、工農業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
科學預測,提前蓄水保水。今年初,我市及時調度水利工程適時攔蓄雨洪資源,提前利用涵閘泵站、河庫水網儲備水源,夏插夏種高峰前全市大中型水庫攔蓄雨洪水量約3.8億立方米,使枯水季蓄水反而較同期偏多19%。與此同時,積極向省水利廳和淮委沂沭泗管理局爭取上游來水,2次啟用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應急供水2553萬立方米。經溝通協調,省水利廳通過新沂河向我市最大供水流量達到160立方米每秒,新沭河達到60立方米每秒,全年調水達到16.17億立方米。此外,我市創新思路,多線泵站提水。4月底,近11年來首次啟用引淮入石三級提水泵站翻水8000萬立方米;8月底,又創新實施“東水西調”,引淮入石泵站累計提1億立方米薔薇河下游水源反向補充石安河。磨山、古城等3200余座泵站也開足馬力提水,保障灌溉需求。
“為保障生產和生態用水,我們實行嚴格的計劃用水制度,加強回歸水利用,實施錯峰和輪灌方案。前10個月,全市共發出調度指令65條。石梁河水庫為東海縣、贛榆區供水2.1億立方米。”席志介紹。此外,我市還開辟了新的調水線路,首次啟用新建成的清水進城通道,調石梁河水庫水源經新沭河、薔薇河入市區,并根據今年主汛期降雨頻次高、雨量大的特點,利用清水進城通道,正向反向相結合,17次開啟烏龍河調度閘、薔薇河穿堤涵洞等水利工程,反復將優質水源送往燒香河、排淡河等河道,累計調水約8000萬立方米,破解來水不足和汛期調水難題。還積極爭取了中央資金1600萬元用于抗旱。
值得一提的是,用好雨洪資源是我市今年抗旱工作的又一重要舉措,在新沂河行洪期間,市水利部門針對高水行洪期間無法引水難題,首次開啟鹽河北閘和叮當河涵洞等共70立方米每秒引流。在流域行洪即將結束時,主動攔蓄行洪尾水,調度新沂河北堤涵洞、鹽河北閘和叮當河涵洞共150立方米每秒,利用小潮河閘200立方米每秒,開啟沭北閘20立方米每秒,改善灌南縣、灌云縣、贛榆區等地的水環境。(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李軍 趙士豪)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