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江 通訊員 肖怡林 孫元)今年以來,全市各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全面提高各類要素保障措施,足額、高效地保障全市重大項目用地用林用海需求。上半年,全市18個計劃實施省級重大項目已完成保障17個,保障率94.44%;552個市級重大項目已完成保障525個,保障率95.11%,其中產業類項目467個,已完成保障452個,保障率96.79%。
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水平,直接關系項目建設速度、工程建設進度、經濟高質量發展力度。近期,贛榆區年產30000噸綠色低碳高性能纏繞膜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圖審合格證、不動產權證五證齊發,“拿地即開工”讓項目快速落地推進。據了解,該項目位于贛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占地92畝,新建廠房4.6萬平方米,生產性配套設施1.5萬平方米,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高性能纏繞膜30000噸。
“上半年,我們對重大項目的用地審批提供‘綠色通道’服務,不斷健全完善‘預先申報、重點保障、優先供應’的‘重保優供’機制,全力推動重點招商項目用地計劃‘應保盡保’。全市共受理、上報、審批建設用地26件,為S242圖河停車場、金真實業智能化設備組裝生產線、塔山鎮加油站、蘇魯水產品交易市場、潤美新材料、盛虹高新產業園等43個項目提供用地保障服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深入改善重點項目的營商環境,我市聚焦提升自然要素的保障能力,提高行政審批效率,重點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即來即辦、快審快批,受省政府委托事項審批時限穩定在7個工作日內。
經過近年來的持續改革優化,我市已建立起成熟高效的重大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機制。“全空間覆蓋、全要素保障、全流程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重大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四全”工作模式,已在各縣區推廣實施,從項目前期預研、招商引資,到落地建設、提質增效,基本實現土地等項目、不讓項目等土地,全力保障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保障重點項目的發展空間,搶抓當前用地計劃指標充足的窗口期,視財力和用地需求提前制定土地征收計劃,嚴格落實‘增存掛鉤’機制,持續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積極盤活存量低效土地。”上述負責人表示。此外,通過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嚴格林地定額管理,持續做好重大項目林地要素保障,優先保障省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公共事業和民生等項目,探索建立補充林地儲備庫、補充林地指標異地交易機制,及時破解前期組卷效率不高等問題,統籌政策合力,強化初審會審、加強工作調度,進一步優化項目用地審批關鍵環節,確保項目用地推進有序、及時落地,滿足項目要素保障實際需求。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