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武娜 陶莎 通訊員 徐波)一粒種子,關系到糧食安全、國家安全。昨日,筆者從市農科院獲悉,我市水稻家族再添新成員,由市農科院自主選育的“晶米208”“軟玉2087”“連糯105”“連兩優6493”“贛優云臺絲苗”“贛優26”6個水稻新品種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近年來,我們水稻育種團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生物育種技術應用為抓手,選育出了一批水稻新品種,此次6個水稻新品種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味著我市在優質食味稻、雜交稻、高產糯稻新品種選育工作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市農科院副院長王寶祥說。
“今年通過審定的‘晶米208’是香型、優質、高產中熟中粳稻早熟品種,株型適中,穗粒結構協調,綜合抗性好,米質達到行業標準優質一級,2023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4.6公斤,對照‘蘇秀867’增產7.0%,適宜于企業品牌創建和高端稻米需求。”市農科院水稻室主任劉艷說,“軟玉2087”屬中熟中粳品種,“連糯105”屬中熟中粳糯稻品種,適宜在江蘇省淮北地區種植。“連兩優6493”“贛優云臺絲苗”“贛優26”屬雜交秈稻品種,適宜在江蘇省中秈稻地區種植。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需求從“吃飽”到“吃好”的轉變,港城的科研育種方向也從注重產量向產量品質并重轉變。此次審定的“軟玉2087”就是市農科院培育的優質食味軟米新品種,品嘗分達到軟米品種審定標準,并且米飯口感香軟甜糯、冷后不回生。
近年來,我國水稻種業發展迅速,種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升,一大批優質、抗病、高品質的新品種快速涌現,使品種領域出現井噴趨勢。如何在品種數量劇增、同質化問題突出的情況下,讓真正優秀的品種脫穎而出發揮作用,讓老百姓方便地選擇到最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成為新時代種業工作的重大課題。市農科院水稻育種團隊多年來不斷創新育種方法,實現水稻品種多樣化。今年,他們又選育出22個新品系參加國家、省各渠道品種試驗。
“市農科院水稻創新團隊一直把保障糧食安全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健康需要作為育種目標。近年來,團隊專家們往返海南等地,精心培育了多個水稻新品種,對于我市水稻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品種支撐。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培育高品質水稻品種,推進我市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王寶祥在采訪中說。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