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姜輝 李靜)“村級公章管理過去存在不少監管盲區,事前審批隨意、缺乏制約,事中無法監管蓋章事項和次數,事后追溯難度大等,推行智慧印章后,審批流程、用印結果、數量統計等內容現在一目了然。”東海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智慧印章試點開展以來,村級公章使用上更趨依法依規、清廉公正,偷換蓋章事項、一章多(亂)蓋、用章無記錄等問題顯著減少。
以推行智慧印章為抓手,今年以來,東海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提升基層監督質效的方法路徑,通過整合農村產權交易、鎮村建設數據、綜合執法數據、各村監控系統等多維度數據資源,打造鄉鎮數字化綜合治理中心,建設“1+N”基層監督促治智慧云平臺,不斷推動基層監督由“管控”向“智控”轉變。
“我們依托智慧云平臺匯集的惠民資金發放信息、村(社區)集體‘三資’信息等不同類型數據資源這一優勢,通過分析數據間的關系,從而比對發現可疑問題線索。”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通過平臺進行大數據比對、技術分析,對惠民資金發放等情況進行實時監督,確保過程可查、環節可追、責任可究。
實踐中,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資產資金等方面存在的監督難題,該縣聯合多部門建立“紀檢智+”監督信息資源互聯互通機制,一方面銜接專業力量,建立包含紀檢監察機關、巡察機構、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聯席會議制度,組成“紀巡審財”專業人才庫,建設“紀巡審”協同聯動監督平臺,為基層監督工作提供“智力”支撐。另一方面,強化紀檢監察機關與金融、稅務、公安等部門的信息規范快捷查詢與共享,并逐步完成監督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的“碼上舉報”與“12345”“百姓問政”等民生熱線平臺的無縫對接,為基層監督提供更加完整的“數據”保障。
與此同時,針對基層違建發現遲、整治難等問題,東海縣紀委監委創新打造民房建設數字監管平臺,建設360全景數據庫,建立民房建設動態3D模型,定期對比現狀,結合高空瞭望探頭,對新增在建民房特別是疑似未批先建戶,及時安排上門核查處置。今年以來,通過數字化監督平臺,該縣違建領域立案數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有力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東海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數據紐帶作用,用好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通過大數據篩查,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加強對群眾訴求辦理情況的跟蹤監督,提高基層監督群眾滿意度。
“過去想了解村里的一些工作,需要跑很多趟,如今只需要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就可以隨時了解村里的大小事。”對于村里現在的村情動態和“三務”公開情況,東海縣石湖鄉石湖村村民普遍表示認可。據了解,該項便民舉措開展以來,石湖鄉信訪件數量同比下降了50%,其中“三資”類信訪件占比由86%降至33%。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探索,編織起更廣、更密、更強大的智慧監督網,瞄準群眾關切事精準發力,切實發揮好智慧云平臺功效,以高質量監督助推高效能基層治理。”東海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