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銳冰 張晶晶 張文華 王子維 卞京)日前,筆者走進位于灌云維密小鎮的主題服飾產業園,只見伊影服飾、魅族服飾、愛如如制衣工廠生產車間的工人們正在爭分奪秒趕“雙十一”訂單。直播間內,美女主播們介紹著本季新款、爆款,各種福利放不停。
“世界有維密,灌云有灌密。”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常務副總張建國介紹,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主題服飾產業聚集發展區,集聚規上主題服飾生產企業超1000家,線上線下綜合年交易額近80億元,網絡銷售占全國份額的70%以上。
“截至目前,園區一期已經簽約118家企業,有一定規模的主題服飾企業有54家已入園。”張建國介紹,“我們的目標是投入運營5年后成為中國主題服飾產業第一重鎮,10年后成為全球主題服飾交易博覽中心。”
圍繞這一目標,灌云正全力打造“全球主題服飾產業智造高地”,打造更完備、更緊密的紡織服裝產業協作體系,讓產業優勢蝶變成新質生產力,加速灌云主題服飾產業轉型出海,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出海蛻變。
瞄準數字經濟
打造時尚產業鏈
臨近“雙十一”,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內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在灌云伊影服飾有限公司透明化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端坐在縫紉機前,將剪裁好的布料加工成型。
“最近訂單爆棚,縫紉工緊缺。”灌云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灌云伊影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譚軍介紹,“目前公司擁有員工300余名,配套加工人員400余名,打造了‘曼珠花開’‘欣伊影’等多個自主品牌。訂單主要是內衣、睡衣、睡袍、主題服飾、晚禮服以及高級定制。”
在灌云縣,像這樣規模以上主題服飾生產企業超1000家,集聚了5萬余名從業人員,銷售網店近5000家。
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灌云大媽”們把縫紉機踩出了火星子,換來一年超過1億件的快遞量。亞馬遜、Tik-Tok、Shein等海外訂單紛至沓來,一個涵蓋面輔料供應、生產加工、電商運營、倉儲物流的完整產業鏈條漸漸形成。
“以前,灌云在主題服飾生產代加工方面具有優勢,但銷售模式只停留在訂單和采購層面。”張建國說,“為了解決銷售問題,2021年9月,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開工建設,我們團隊負責招商工作。”
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規劃總用地約3平方公里,其中產業核心區規劃用地約767畝,總建筑而積約7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1億元。目前園區一期已經簽約118余家企業,入駐82家企業,服裝加工企業已經投產運營32家。
“產業核心區中的主題服飾研發智造和現代物流板塊,總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完成,2023年6月起,陸續投入運營,是以主題服飾研發、生產、展示、交易為特色的新一代產業園區。”張建國表示,如今,依托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灌云以“主題服飾”為名,統籌發展這條時尚產業鏈。
目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36家。其中包含主流的8家快遞公司已入園,京東物流在園區建立云倉,更有國際物流公司為產業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和支撐。此外,面輔料、剪裁設備、商鋪攝影、設計公司等企業18家區,做好產業鏈上下游服務配套。電商公司入駐11家,字節跳動、蘇豪云商、大象直播、匯出海、1688等頭部企業強勢入駐,為主題服飾搭建了全新的零售渠道。
與此同時,灌云積極做好返鄉富民增收工作,搭建公共人力資源平臺,吸引更多在外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并優化從業環境,維護從業者合法權益,保障民生。
樹立品牌標桿
從“制造”到“智造”
從岌岌無名到全國“主題服飾之都”,灌云如何通過“幾塊布”實現“奇兵破襲”?
張建國提到了一個關鍵人物:雷叢瑞。出生于1991年的雷叢瑞,是土生土長的灌云人。2006年,電商經濟剛剛興起,雷叢瑞經營起淘寶網店。“有一天,有個顧客問我,你這兒有性感內衣賣嗎?”憑借著敏銳的嗅覺,雷叢瑞覺得這可能是個商機,于是一邊線上接單,一邊弄幾臺縫紉機拉著親戚一起做。
由于情趣內衣投資成本低、利潤回報高,雷叢瑞很快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此后,在雷叢瑞影響下,越來越多灌云人回到家鄉創業、辦廠。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灌云的情趣內衣產業,開始真正起步了。
情趣內衣大都由兩塊薄布、一根蕾絲組合而成,沒有多高的技術門檻。有裁縫功底的灌云大媽們,成為第一批制造“主力”。
有的大媽成為工廠“坐班”員工,有的在家里、在車庫里支起了縫紉機,開起了家庭作坊。
“灌云的情趣內衣產業更多的是來料加工模式,制作情趣內衣所需的面、輔料,要從外地大批量的采購,這過程中涉及到流程、人工、物流等成本。”灌云維密小鎮總顧問邵念強介紹,由于沒有自己的原創設計,又要和外地產品卷價格,灌云情趣內衣一度經歷“陣痛”。
這一局面持續了6年。2016年,一位外來的年輕人率先打破僵局。王昌琪,瑰若制衣廠的老板,也是當時灌云情趣內衣工廠主里少有的大學生。他站在局外人的視角,差異化選擇高端情趣內衣市場,帶動越來越多的工廠著手轉型。
“工廠開始自從產品材質、做工上升級,從而提升產品設計,扭轉價格戰帶來的惡性循環。”邵念強說,“市場上不再是9.9包郵的天下,19.9元、29.9元乃至50元以上的情趣內衣也銷售很好,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
不僅如此,類目也從之前單一的情趣內衣,發展為集漢服、JK制服、學士服、職業制服、Cosplay、演出服等多樣化的主題服飾。
通過近20年的發展,灌云主題服飾打出了知名度。2021年10月26日,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區公共品牌——“灌蜜樂園”正式誕生,現已正式投產、銷售。
“我們在該行業無引領品牌的情況下,通過率先打造園區公共品牌,摸索行業品牌發展之路,為企業樹立標桿。”張建國說,“就比如說伊影服飾,專門邀請了迪拜的設計師團隊,立足于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產品,依靠海外倉及國內外客戶,產品熱銷全球100多個國家。”
制定行業標準
推動產業蝶變“出海”
主題服飾產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行業標準制定、知識產權保護。作為灌蜜樂園品牌創始人,許燕正在推動一場主題服飾的“產業革命”——她要把主題服飾從“成人用品賽道”扳到“服裝內衣賽道”。
她集結了灌云當地頭部主題服飾企業,正在努力促成中國服裝協會將“主題服飾”納入服裝內衣的類目下,并制定國家標準——官方稱作“輕薄主題服飾”。
“主題服飾的生產缺少統一類目和團體標準,這是行業發展的阻礙。”許燕說,從無到有的國家標準,將對面料、走線、體驗感等等細節作出規范,主題服飾產業,從此將大有改觀。
經過不懈的努力,《輕薄主題服飾》類目于2023年落地,并和中國服裝協會共同起草了團體標準,于同年11月在灌云縣正式公布。這是灌云主題服飾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歷史性節點,助推輕薄主題服飾產業規范化、標準化升級,助力中國內衣產業提檔升級、走出國門。
“我們做了主題服飾行業此前鮮有人做的兩件事:一是聘請設計師,原創主題服飾的款式;二是建設了一個開放式的示范工廠,讓更多人看到主題服飾的生產過程。”許燕說,“希望這樣做能夠改變人們對于主題服飾行業的刻板印象,摘掉有色眼鏡。”
主題服飾的知識產權保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2023年以來,灌云縣新增相關領域發明專利127件、同比增長126.79%。4月25日,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版權管理服務中心、知識產權工作站揭牌成立。
“我們將加強作品著作權登記指導服務,提高主題服飾作品版權登記量,提升各個企業的版權保護意識和合法經營意識,努力推動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打造省級和全國版權示范園區。”灌云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耀說。
隨著國內電商渠道的“內卷”加速,嗅覺敏銳的灌云工廠,關注到了跨境電商新賽道。
“賣家拿好貨、平臺挑供應、產業帶找出路。”今年8月初,在灌云維密小鎮舉辦的主題服飾新品選品會上,雨果跨境應邀組織50+跨境電商企業的采購團,以及亞馬遜、速賣通等平臺,深入灌云產業帶,展開為期兩天的探廠和選品對接會,加速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帶與跨境出海全鏈路資源的融合與合作。
灌云本地的工廠企業,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熱情。頭部的情趣內衣企業如瑰若、伊影、百艷、午夜魅力等悉數參加,創始人、老板親自接待、交流。
“活動現場,雨果跨境聯合灌云主題服飾產業園及數十名頭部主題服飾企業重磅發布《情趣內衣品類手冊》,全面剖析主題服飾在全球市場的增長與趨勢,高效鏈接主題服飾跨境出海一手貨源和全產業資源,為企業的全球化布局提供強有力支持。”張建國說。
近年來,灌云縣還先后舉辦了全國主題服飾設計師大賽、時裝周睡衣模特大賽、主題服飾產業高峰論壇、上下游供應鏈相關推介及招商會,在集聚區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服務和模式創新、產業鏈升級、品牌打造、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提供保障,全力提高主題服飾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憑借得天獨厚的沿海地理優勢,灌云主題服飾走出國門,當地主題服飾出口占全國八成出口份額,產品暢銷全球,覆蓋歐美、日韓、東南亞等熱門海外市場。
如今,以主題服飾產業為龍頭,灌云縣也引導紡織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恒邦智紡、鷹游紡織、國成服飾等一批重點紡織服裝企業紛紛落地,一個百億級紡織服裝板塊在灌云逐步形成。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