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贛榆區黑林鎮在大吳山戰斗紀念處廣場舉行“烽火大吳山·薪火永相傳”主題紀念活動。抗戰老兵、機關干部、民兵代表、“五老”志愿者、少先隊員等百余名干部群眾齊聚這片紅色熱土,共同追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
山河肅穆祭英魂
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上午9時,朝陽映照下的紀念廣場松柏蒼翠,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全體人員面向大吳山戰斗紀念碑肅立默哀。黑林鎮黨委書記韋婕妤緩步上前,仔細整理花籃綬帶,緞帶上“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熠熠生輝。隨后,百余名參與者手持白菊,依次在紀念碑前鞠躬獻花,由少先隊員組成的“紅領巾方陣”格外醒目,孩子們神情莊重地將鮮花整齊擺放在紀念碑基座周圍,隨著一支支白菊的敬獻,紀念碑前漸漸形成了一條由鮮花鋪就的“初心之路”。
誓言鏗鏘傳薪火
黨旗下的如磐初心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韋婕妤帶領下,全體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言在大吳山山谷間激蕩回響,仿佛在與80年前的抗戰英烈隔空對話。宣誓隊伍中,有99歲的抗戰老兵熊守準,這位有著78年黨齡的老戰士挺直佝僂的脊背,顫抖卻堅定地舉起右拳,與年輕黨員們共同重溫誓詞,布滿皺紋的眼角泛起淚光。隨后,黑林中心小學少先隊員代表們唱響《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清澈的童聲與老黨員們的宣誓聲交織共鳴。
歷史課堂現真情
微黨課里的家國記憶
“報告!小鬼班全體12人請求參戰!”黑林中心小學盛老師帶來的《血色大吳山》情景微黨課震撼全場。微黨課結束后,熊守準老人被孩子們團團圍住,聽他講述那段烽火歲月。同學們紛紛表示,將傳承紅色基因,以青春之我建設英雄家鄉,讓抗戰精神在黑林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
青松翠柏慰忠魂
行走的愛國主義課堂
當日下午,黑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五老”志愿者與師生代表們前往抗日山烈士陵園開展“三個一”實踐活動。
尋訪一位烈士: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尋訪大吳山戰斗烈士墓碑。
擦拭一塊墓碑:用自帶的毛巾為烈士墓拂去塵埃。
敬獻一枝鮮花:在烈士墓前集體敬獻鮮花。
在抗日山烈士紀念館,講解員深情講述了大吳山戰斗的壯烈史詩,孩子們認真聆聽“小鬼班”的故事——這些平均年齡不足18歲的“小鬼班”戰士,在1943年那個寒冷的冬夜,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不朽豐碑。
薪火相傳啟新程
面向未來的精神動員
八十載滄桑巨變,革命老區煥新顏。這場紀念活動不僅是一次歷史回望,更是面向未來的精神動員。大家表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將抗戰精神轉化為產業振興的實干勁頭、民生改善的具體行動、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為黑林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讓革命老區的光榮傳統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上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莊園)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