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吉珂 通訊員 李丹 韋鵬余)在連云港斯克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一條智能化滾珠絲杠副產線正全速運轉。這根看似不起眼的“軸承”,卻是工業機器人關節運動的“骨骼”核心。斯克斯機器人憑借40余年技術積淀,將毫米級精度的滾珠絲杠副產品推向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化項目,近日,該企業成功入選江蘇省2025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示名單,當前,該企業月產能已達3000套,正向年產6萬套目標邁進。
“目前,企業已成立人形機器人事業部,首輪融資完成后,新產線建設蓄勢待發,正著手線性關節產線設備采購與場地選址。”連云港斯克斯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商賢峰告訴筆者。未來,企業將實現人形機器人核心運動部件的量產突破。這種以核心技術突破深耕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發展路徑,正在海州區多家企業中形成創新共振。
技術的突圍不僅體現在高端制造領域。在江蘇力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全球首臺嬰幼兒顱腦磁共振系統正在進行穩定性測試。這款針對0至12個月齡嬰幼兒研發的設備,通過獨創算法突破低場磁共振技術瓶頸,已通過美國FDA認證并出口多國。企業研發的磁共振兼容培養箱實現危重患兒“不離箱”掃描,填補國內空白。江蘇力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強告訴筆者,目前,公司二代產品已將適用年齡擴展至0歲~3歲,技術研發正持續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不論是毫米級精度的工業“關節”,還是挽救生命的醫療影像,海州區的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拓展著創新的邊界。
企業的突破性成長背后,是系統化的培育生態支撐。海州區出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建立部門協同、領導掛鉤幫扶機制,累計落實工信獎補資金7266萬元。打出“政策宣講會+診斷服務+申報輔導”組合拳,全區已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9家,居全市首位,178家市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后備梯隊。隨著中央財政啟動新一輪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行動,我省同步推出涵蓋創新能力、融資支持等14條專項政策,海州區正動態優化培育庫,強化跟蹤監測,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在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下,這些“小而美”的創新主體正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引擎。斯克斯機器人瞄準人形機器人新賽道布局未來產業鏈,力磁醫療加速拓展全球市場,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則在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中探索新增長點。將實驗室的技術突破成果應用于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促進中小企業快速成長,以科研實力填補國內空白、參與國際競爭。目前,海州區正以專精特新企業為支點,推動全域產業鏈向創新鏈、價值鏈高端躍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