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王乙 劉思雨)昨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我市東海縣大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東海縣恒達珠寶有限公司2家文化企業攜40余款穿戴甲、水晶等產品亮相江蘇展區,現場“圈粉”眾多,總交易額過百萬元,引領港城特色文化產業成功“出圈”。
“收攤前的一個上午,我們就賣出10萬多元產品。意向交易額達100多萬元,涵蓋中高端定制領域和一些批發客戶。”東海縣大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軒介紹,“這次我們主要帶來的是中高端產品,結合了中國很多項非遺技藝等純手工的特色穿戴甲,像大漆工藝、青花瓷、掐絲琺瑯景泰藍等,都是亮點。”從李軒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中可以看到,他們的攤位前擠滿了來洽談和試戴的人,場面十分火爆。
近年來,東海縣穿戴甲產業迅速發展,與漆器、絨花、剪紙、掐絲琺瑯等非遺元素和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傳統文化元素完美融合,讓方寸甲片成為兼具藝術性和傳播力的全新文化載體。目前,東海全縣擁有200個穿戴甲制作團隊,從業人數超過5萬人。2024年穿戴甲產業銷售額近80億元,占國內市場份額超70%。今年1至4月,穿戴甲產業銷售額約50億元,同比增長91%。“我們收獲了很多穿戴甲的真愛粉,很多人肯定了我們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李軒感慨。
“在今天中午前,單安徽潤思祁紅公司就跟我下了96000元的訂單。”東海縣恒達珠寶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旭輝介紹。他們的現場交易額20多萬元,意向交易額近40萬元。
?
“我們通過傳統技藝的時尚敘事,向觀眾呈現《齊天大圣》《生生不息》等水晶雕刻作品,以特有的清透質地和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藝,彰顯我市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非遺技藝賡續利用、版權保護交易等文化發展成果。”陳旭輝介紹,國脈非遺傳習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機構以及閩泰鑫石材、百華智贏(深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NGTC校友之家、廣州采購商圖團等企事業單位和組織,對水晶興趣濃厚,當場下單。
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澳門旅游博覽會……近年來,我市文化產業積極“走出去”,亮相諸多博覽盛會,彰顯了我市以博覽會展為窗口構建多層次文化輸出體系的理念,以“參展”加強與各地文旅單位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市文化價值鏈延伸,不斷激活產業生態,形成更多優質品牌,打造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文化創新高地。據悉,我市去年文化產業實現規上營收216.93億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今年一季度實現規上營收56.5億元,同比增長34%。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