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他們或失去雙親,或遭遇苦難,卻對未來樂觀堅強贛榆四學子圓夢大學

      (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張紅玲在父親種地的背影中學會堅強,以571分考上蘇州科技大學;馮梓航從輪椅上的父親身上汲取力量,用551分叩開大學校門;張玉樹帶著母親“讀書就有盼頭”的囑托,以532分追逐自己的環保夢想;王歡歡靠著爺爺奶奶撿廢品的微薄收入,同樣以532分實現大學夢。

      走訪這四名贛榆學子,他們或失去雙親,或遭遇苦難,卻用同樣的倔強將苦難淬煉成光。這些沾著泥土味的錄取通知書,不僅承載著個人的未來,更托舉著整個家庭的希望。

      苦難中的微光

      父親種地供四朵金花讀書

      張紅玲的家,是贛榆塔山鎮桑玲村最簡陋的磚房之一。母親在她最小的妹妹還未學會走路時便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父親靠著幾畝薄田和打零工,艱難地拉扯著四個女兒。

      在贛榆高級中學開發區校區的尖子班里,張紅玲一直刻苦努力。面頰瘦削的她每天只吃簡單的飯菜,省下的錢好留給妹妹買學習資料。

      今年,張紅玲以571分的成績被蘇州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中考時物理滿分,今年高考物理93分。”提起成績,張紅玲最自信的就是物理成績,最遺憾的是英語,“才考了107分,不然成績肯定能上600分。”

      高考結束后,她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出去游玩放松,而是回家幫父親干農活,照顧即將讀高二和初二的妹妹。她知道,自己的大學學費又是一道難關,但她堅定地說:“只要肯拼,沒有過不去的坎。”

      “紅玲從小就懂事,從不跟別人比吃穿,只比成績。”張紅玲的大姐今年剛從安徽建筑大學畢業,還在待業中。她提起母親時難掩傷心地說:“大學期間,沒有同學像我這樣的家庭,是爸爸扛起了所有……”

      張紅玲的父親,一個沉默的莊稼漢,在妻子離開后既當爹又當媽,靠著幾畝薄田和打零工的收入,硬是將四個女兒都送進了學校。義工協會送來的舊衣服被他洗得發白,但總是讓四個女兒總穿得干干凈凈地去上學。

      生活的重擔沒有壓垮她們。高中三年,她的學費一直由贛榆義工協會會長胡英東資助,而她身上穿的衣服,幾乎全是好心人送的舊衣。

      張紅玲的錄取通知書,是這個家庭的一束光。她選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不僅因為興趣,更因為“好就業,將來能賺錢養家”。她說:“爸爸太苦了,我要讓他過上好日子。”

      她們的故事,就像張紅玲最愛的物理公式一樣清晰:已知條件是苦難,解是光明,證明過程是永不放棄。

      輪椅上的父親

      托舉起兒子的大學夢

      走進位于贛榆班莊鎮鄭接莊村馮梓航的家中,墻上“笑一笑,煩惱全拋掉”這句話,正在訴說這個家的樂觀、堅強。

      16年前,一場意外改變了家中的一切。馮梓航的父親在蓋房時從樓頂摔下,肚臍以下失去知覺。那時,馮梓航才上小學一年級。巨額的醫療費、癱瘓的丈夫、年邁的公婆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全部壓在了瘦弱的母親肩上。

      “媽媽不離不棄照顧爸爸4年,每天幫他翻身、按摩,防止肌肉萎縮;背著他曬太陽,怕他悶出病來。”馮梓航說,那時家里僅靠每月一級傷殘補助300多元以及低保生活。直到丈夫能坐輪椅了,她才敢在農閑時去打零工,“媽媽的一雙手,既要種地,又要搬磚,還要給失明的爺爺喂飯、給多病的奶奶熬藥。”

      “生活再苦,我媽從沒抱怨過,我有一位很偉大的母親。”馮梓航說這話時,眼眶發紅。這個家,是靠母親用脊梁撐起來的。

      馮梓航從小就知道,讀書是唯一的出路。今年高考,他以551分被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技與工程專業錄取。

      “父親是我人生的天花板。”馮梓航說,從父親身上學到最寶貴的一課,就是如何把苦難釀成蜜。當年手術欠下的十幾萬外債,沒有壓垮這個家庭;高位截癱的噩運,反而讓他們更加緊密相依。就像父親在“殘友群”里常說的那句話:“輪椅限制了我的活動,但限制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

      如今,馮梓航已經開始規劃大學生活:勤工儉學、考取英語四六級、爭取獎學金……正在讀高三的妹妹也在哥哥的激勵下全力備考。在這個農家小院里,輪椅上的父親種下的花草年年盛開,就像這個家庭永不凋謝的希望。

      用知識改寫命運

      張玉樹實現自己的環保夢

      張玉樹的家,在贛榆班莊鎮黃班莊村。父親在他2歲時因車禍意外去世,母親靠打零工供出他和姐姐兩個大學生。今年高考,他以532分的成績被華北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錄取。

      在贛榆高級中學,張玉樹始終保持著班級前十的成績。選擇環境工程專業,他有著務實的考量:“這個專業能實現我的環保理想,就業前景也不錯。”

      家里失去頂梁柱,只能靠母親在玩具廠做工的微薄收入,供他和姐姐上學,還要照顧80多歲的外婆。但生活的重擔從未壓垮這個堅強的家庭,張玉樹說:“媽媽總說,只要我們肯讀書,日子就有盼頭。”

      姐姐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研究生,是張玉樹最好的榜樣。“姐姐靠獎學金和勤工儉學讀完本科,我也要像她一樣。”

      這個暑假,他每天下午頂著烈日去給學生補課,用賺來的1000元補貼家用。其余時間,他就在家做飯、打掃衛生,讓勞累一天的母親能多休息會兒。說起7258元的學費,他眼神堅定:“申請了助學貸款,暑假打工也攢了些錢,一定能解決的。”

      大學期間勤工儉學、爭取獎學金、畢業后繼續讀研……張玉樹早早規劃起未來,就像他寫在日記本上的那句話:“讀書不是為了逃離貧困的家庭,而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改變它。”

      爺爺奶奶撿廢品供他讀書

      他要努力奮斗為家里“松口氣”

      走進贛榆區塔山鎮建新村的一處農家,裸露的水泥墻和堆滿雜物的屋子,記錄著王歡歡一家的艱辛。74歲的爺爺和72歲的奶奶佝僂著腰,靠撿廢品貼補家用———院子里那堆“寶貝”,是他們一分一毛攢下的希望。

      今年夏天,王歡歡以532分的成績被無錫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錄取。物理91分的成績單,是這位贛馬高級中學班級前十名學子交給家人最好的答卷。“像咱家這樣,不上學真沒出路……”患高血壓的爺爺喘著氣說。

      這個家的收入薄如蟬翼:土地流轉年入800元,二老養老金月入不足400元。父母離異后,父親遠走湖北,母親杳無音信。在青口打工的大姑成了頂梁柱,承擔著王歡歡和雙胞胎弟弟的所有費用。弟弟初中畢業便去無錫打工,漸漸斷了聯系;而王歡歡在大姑的堅持下,一路苦讀至今。

      “選電氣工程,好就業!”填報志愿時,他反復查著手機。這個暑假,他幫爺奶做飯、收拾屋子。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大姑在電話里哽咽著叮囑:“好好學!大姑努力幫你湊學費……”

      9月10日就要開學了,王歡歡把通知書壓在枕頭下。他知道,自己邁出的每一步,都是靠著爺爺奶奶、大姑的默默付出。“畢業先找工作,讓家人‘松口氣’。”少年眼里閃著光,“以后的路,得先問問大姑的意見。”

      ●徐志越、李晴分別收到10100元、9400元學費

      ●張紅玲大一開學費用:9035元

      ●馮梓航大一開學費用:9615元

      ●張玉樹大一開學費用:7258元

      ●王歡歡大一開學費用:8586元

      ●助學熱線:13851291243(加微信請備注“助學”進助學微信群)。助學QQ群:157817222。

      ●報名條件:連云港籍2025級本科錄取新生(不含免學費專業);品學兼優、家庭困難學生(孤兒、建檔立卡子女、城鄉低保子女,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家庭子女優先)。

      ●報名方式:助學熱線報名;微信掃描二維碼報名。

      ●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8月15日。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 亚洲 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gogo少妇无码肉肉视频|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 在线看片福利无码网址|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