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王懷詩 張軍
非法集資作為一種金融違法犯罪活動,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破壞了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說起非法集資,很多人可能立馬就會擺擺手,覺得自己永不可能沾上非法集資的邊兒。但事實上,隨著非法集資形式的愈發多樣化,很多投資人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圈套,遭受著嚴重的經濟損失。遠離非法集資是一個喊了多年的口號,卻仍然有人“飛蛾撲火”。要從根本上杜絕非法集資現象,究竟應該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
■ 非法集資“套路”多
“何女士您好,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都在5%左右。現在,我們這邊新推出了一款年收益率為15%的產品,您要不要了解一下?”前不久,家住海州區浦西街道薔薇社區的何女士接到了一通非常具有誘惑力的電話,作為一名資深理財者,何女士深知年收益率15%在當前市場行情里是非常難得的高收益產品,也正是因為資深,何女士平時深諳各種披著理財外衣的詐騙手段,她立馬就辨別出這就是新聞中常提到的非法集資詐騙電話,于是何女士迅速地掛斷了電話,避免了經濟損失。這種打著高收益幌子推銷理財產品的行為,正是非法集資常用手段。
當前,我省乃至全國非法集資都呈現出高發、頻發的態勢,為了騙取投資人的錢財,不法分子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各種類型的新型犯罪手法不斷出現。與以往傳統的非法集資手段不同,新型非法集資常常披著虛擬經濟、金融創新的外衣,利用“金融互助”“愛心慈善”“虛擬貨幣”“電子商務”“微信營銷”等名目,組織集資活動,活動范圍突破了地域限制,下線發展也超越了熟人圈子,呈現出蔓延廣、迷惑強、誘惑大等新特征。
早前,根據連云港警方發布,我市常見的非法集資類型主要集中在個人向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資金,私營公司、企業的民間高息集資,以及利用民間互助組織和互聯網金融模式集資等領域。面對非法集資多變的“套路”,投資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辛苦積攢的錢財付之東流。
■ 加大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力度是關鍵
“據我所知,在參與非法集資的人群當中,有很多人不是沒有文化,相反有些甚至還擁有高學歷,平時也表現得非常理性,但是人嘛,總是會有僥幸心理,他們總會覺得我把錢投進去撈一把就出來,這就跟進賭場是一樣的,最后會連本金都輸得一干二凈。”市區一家商業銀行理財經理告訴筆者。
當前,大部分投資人普遍存在這種心態,他們有的對投資項目一無所知,有的被高利誘惑失去理智,有的僅僅因為周圍人都參與了而盲目跟風,但也有人盡管意識到這可能是個騙局,但仍抱著賺一把就出來的僥幸心理,想火中取栗。要知道,非法集資的最終目的就是騙取資金,不法分子又怎么會允許出現投資人獲得收益的情況呢?
所以說,要讓變相的“投資”“理財”項目無所遁形,歸根結底需要社會公眾風險防范意識的提升,使投資者教育真正入腦入心、見行見效。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力度,提升城鄉各類群體對非法集資危害性的辨識能力,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非法集資行為,不再鋌而走險。
雖然在生活中,防范非法集資的宣傳時不時就會見到:一進小區,往往在醒目位置就會看到懸掛著的抵制非法集資橫幅;走進銀行,同樣會看到各種各樣制作精美的宣傳海報以及滾動播放的宣傳視頻;就連手機短信,也偶爾會收到遠離非法集資的提醒。即便在這樣的宣傳陣仗下,仍然會有投資者落入非法集資的圈套,可見宣傳工作還有上升的空間,尤其是在農村等偏遠地區。除了實行日常宣傳和集中宣傳,更要推進宣傳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通過法律政策解讀、典型案例分析、投資風險教育等途徑,推動投資人開展理性投資。
■ 嚴懲非法集資犯罪,提高震懾力
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非法集資專項行動,逐個領域進行專項整治,重拳打擊非法集資違法犯罪。灌南縣王明龍非法集資案處置已報國家處非聯結案,山東佳盟非法集資案件完成偵審工作已移交山東省處置部門,海州區瑞陽擔保等一批案件處置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隨著這些重大案件被成功偵破以及違法違規企業被有序清理,違法犯罪分子受到了嚴懲,全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也產生了強大的震懾效應,我市未發生大規模非法集資群體性事件。
都說猛藥才能除痼疾,除了對已經浮出水面的非法集資問題進行嚴厲打擊,相關部門還應該通過定期整治和隨機檢查,開展各類非法集資風險排查處置,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增量風險。同時,還要按照“打早打小”的原則,重點對投資咨詢公司、貸款中介公司、理財公司等容易發生非法集資行為的行業和領域加強排查。
為了編織全方位防范非法集資的安全網,前不久,我市還專門出臺了《連云港市非法集資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指出對本市范圍內涉嫌非法集資行為的舉報,經查證屬實并依法作出處理,最高可獎勵1萬元。“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實實在在的獎勵措施,能夠激發社會公眾揭發檢舉非法集資行為的積極性,在相關部門聯合監管的基礎上,引入群眾廣泛參與到舉報中來,讓非法集資無處遁形。”市處置辦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