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徐黎一 范守梅 李正躍
如果還僅僅把清明3天小長假,當成是比平時周末多那么一天的話,恐怕景區或者旅游城市就要“吃”大虧了。剛結束的清明節小長假,讓港城不少景區嘗到了甜頭,數據反饋出的結果是不少景區產生了客流小高峰,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待量明顯上升。
小長假,并不單單只比平時周末多了一天。因此,我們需要及時轉變旅游發展的觀念,正視變化和趨勢帶來的效應,努力細化深化港城的旅游產品,以滿足休閑時代不同人群的需要。
清明小長假帶來旅游小高峰
剛剛結束的清明節小長假,從各傳統景區和新開發景區的接待數字和旅游綜合收入來看,港城春季旅游產生了第一輪小高峰,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旺季的旅游效應。傳統景區以花果山為例,3天接待量達9.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2%。而從去年秋天開始就火到不行的伊甸園景區,接待人數是去年同期的2倍還多。而以連島、海上云臺山等景區為主的連云區3天接待量和東海的青松嶺、溫泉等景區基本持平,均達到了15萬人次之多。
正如一位旅游從業者所言,“以前沒怎么重視清明小長假,只是覺得比周末多一天,又能帶來多少客源呢?因此,各地甚少統計包括清明、端午和中秋在內的小長假游客接待數字。但改變永遠都是在悄然中發生的,就看你能否及時迅速捕捉到市場發展的趨勢。近兩年來,港城人可以接觸到的短途旅游產品日漸增多,其中一、二日游占據了半壁江山。可以說,這是旅游市場對于小長假的一個敏感而及時的反應。”
小長假最后一天傍晚,大多數人都已經在返程的路上。但筆者在花果山景區停車場依舊看到很多遠途的自駕車輛,其中包括浙江、湖北、山東等地。從浙江自駕來連的蘇先生告訴筆者,他們與朋友包了兩輛面包車,游玩過花果山后,晚上準備去吃個海鮮,第二天接著去連島海濱浴場。這樣的情況,在不少旅游業內人士看來并不稀奇。“一方面,是產品對游客來說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對于遠一些地區的人而言,有了3天假期,還可以拼假或者請個兩三天的假期來個錯峰出游。”市區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馬先生說,“說到底也是小長假帶來的效應之一。”
多重因素導致小長假受寵
正如很多人所未料想到的,明明就只是多了那么一天,為何小長假成就了出游熱呢?不少業內人士分析,市場上春游產品日益增多,產品豐富給游客帶來了較強的吸引力。僅以港城為例,除本地近兩年來新增了四、五處踏青賞花的地方外,周邊的臨沂、鹽城、徐州、宿遷等地同類型的春季旅游產品,可選擇的多達近20種。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景區無論是在產品的精致度上,還是促銷優惠活動上也就更賣力,而游客所能夠享受到的旅游產品也就愈發優質。與此同時,在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外出旅游特別是在家門口或臨近的周邊城市就能享受到休閑放松的生活,舉家外出旅游的意愿還是很高的。
此外,小長假受寵還有一部分因素在于周末生活忙碌,壓制的出游意愿在小長假期間爆發和反彈。筆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家庭受孩子周末興趣班的因素影響,無法在周末進行短途旅游,而一旦遇到小長假,不少校外機構會選擇和學校同步放假。這對于本就想帶孩子外出散心的家長而言是個難得的機會,出游幾率大大提升。不僅如此,很多老人也因為平時要分擔帶孩子的任務而無法出行,同樣只能等到小長假或與子女同行,或約上同學、朋友報團旅行。
須正視小長假效應
受清明小長假接待量的“激勵”,不少景區從小長假后第一個工作日起就躍躍欲試,為“五一”摩拳擦掌。事實上,港城確實需要轉變觀念,積極正視小長假對于旅游業和城市經濟產生的綜合效應,充分發揮好旅游業對于一座城市、對于富民和鄉村振興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可喜的是,此次清明小長假前,包括旅游、衛生、消防、城管等涉及游客的部門都積極行動起來,通過開展節前安全衛生等方面的檢查,確保游客權益,維持小長假的有序運行。
特別是進入高鐵時代后,市民和游客進出港城方便的同時,港城和周邊城市的景區對于客源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如何在小長假吸引到、服務好游客?關鍵還在于產品。業內人士指出,在現有的基礎上,如何將產品做精細很重要。不妨由旅游主管部門牽頭,與國內知名的線上旅游平臺合作,邀約不同類型的人群代表來連旅游,撰寫旅游攻略,從而為自駕游、自由行、親子游、畢業旅游乃至閨蜜游等不同人群提供更為細致的產品線路和參考依據,讓他們能夠在連云港的旅行更加愉快舒適。
除及時轉變觀念,做精旅游產品外,面對不同的小長假,港城都需要做好市場營銷推廣。無論是清明、端午還是中秋,可以說,每個小長假都涉及我們的傳統節日。為此,我市需要提前做好功課,針對不同的節假日,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游客拿出不同的服務方案,唯如此,才能長久吸引游客,才能持續放大小長假的綜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