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徐黎一 劉東
假日游客多,對于旅游城市來說,是喜也是憂。面對如此喜憂參半的現狀,港城不少旅游業內人士提出:進一步提高休閑旅游產品的地位,從總體布局入手,從景區到城市,從涉及游客出游的各個方面進行規劃,小到一個紀念品,大到主題文化娛樂項目。從這個角度考慮,我市亟待規劃休閑旅游大版圖了。
花果山景區南大門亟待“打開”
作為港城最受游客歡迎的景區———花果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接待量達到16.01萬人次,同比增長16.3%。在這樣一組喜慶的數據背后,我們看到的是,由于景區停車場飽和,部分游客的自駕車輛被迫停到了花果山大道上,而這里距離景區大門口還有一定的距離。不僅如此,水簾洞、九龍橋、玉女峰等核心景點都出現了游客擁堵的情況,各個站點也都出現了大批游客排隊候車的場景。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影響了游客旅游的舒適度和滿意度,長此以往,對于一個景區、一個城市的發展也是極其不利的。筆者了解到,早在去年,云臺山景區管委會就啟動實施了四大景區合體戰略,然而時至如今,雖然花果山連接漁灣、孔雀溝、東磊的道路已通車,其他涉及休閑度假的項目建設尚未有明顯進展,特別是合體戰略中的南大門,遲遲“未打開”。
事實上,云臺山景區的規劃目標非常清晰,通過拓展景區體量,豐富旅游項目,以此應對高鐵時代游客量爆發式增長。通過建設景區南大門、西入口和漁灣3個游客服務中心,來破解景區進出只有一個大門的尷尬局面,解決停車難和交通擁堵等問題,讓游客能夠真正暢游連云港。加快推進這些項目的實施,既關系到景區的未來發展,也和游客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而這就需要包括旅游、規劃和建設等相關部門共同努力推進,使得南大門得以早日投入建設運行。
休閑已成為旅游核心目標
最近,筆者的不少朋友多了這樣一個嗜好,去哪里玩不再遵循什么必游目的地了,而是看著抖音去某座城市,一張機票說走就走。在他們看來,出去玩兒就是休閑,就是放松,不在乎學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也許早就深諳游客的這種心理,這兩年,港城的各大景區包括新景區在發展休閑旅游方面也做了不少改變。像是景區衛生間這種事,放在以前可能一個景區最多有2至3個衛生間就不錯了。但現在新景區建設規劃之初,就按照游客需求,設計好了衛生間的數量和規模。花果山景區經過兩年多的完善,也根據景區的體量、特色建設了不少頗具個性、特色的衛生間。節日期間,筆者看到滿山是舉家出游的游客,而在游步道上,每隔兩三百米或是核心一些的景點都能找到衛生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衛生間周邊也設置了一些木質的休閑區供游客放松休息,山中的游步道上,也點綴了不少類似民宿、餐飲等休息休閑的區域,可以說,景區的休閑氛圍在漸漸提升。
不僅是花果山景區,海上云臺山景區周圍打造的八間房民宿,成了節日期間最火的打卡地,民宿二期投入使用后,接待量更大了,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涌入觀賞拍照。此外,蘇馬灣景區依山而建的臨海民宿也在“五一”前投入使用,要知道,聽著海浪入眠,有機會在海邊看個日出可是多少游客夢寐以求的。正因這些改變,連島和海上云臺山,特別是連島這樣的夏季海濱度假勝地在“五一”不僅拉開旺季序幕,還實現了日接待數字的突破。
休閑旅游大版圖亟待規劃
事實上,這些情況無不在說明休閑時代的來臨,而我們雖然做了一定的準備,但還遠遠不夠。我們亟待規劃一個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大旅游休閑版圖。首先要從花果山、連島、海上云臺山和溫泉等核心景區實現突破。據悉,“大花果山景區”形成后,將打造西游文化為特色的花果山景區,以山水風光為特色的漁灣游覽區、以宗教祈福為特色的東磊游覽區,以休閑養生為特色的孔雀溝游覽區,全面滿足游客休閑、觀光等多種需求。業內人士指出,花果山景區在休閑氛圍日漸濃厚的情況下,還需以“西游”為主題,進一步提升休閑產品的品位和檔次,給游客不一樣的體驗。例如,在打造云霧茶為主要內容的餐飲品牌,不妨結合“西游”的內容,可以給游客打造花果山上仙境一般的用餐環境,也就是打造半山、山頂仙境餐廳,給游客以獨一無二的視聽覺體驗感;也可以給游客提供小說評書專場,邊品云霧茶邊聽《西游記》;還可以結合西游中的特殊場景,打造如水簾洞茶館類似品嘗購買云霧茶的好去處。
此外,我們還需結合當下越來越多打卡民宿的需求,將民宿的規劃建設作為大休閑版圖的重要內容之一,制定相關的規范,從源頭上進行管理,讓港城民宿成為山海旅游的一大特色,也為休閑旅游加分。調查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出游、特別是在較長的度假休閑時,會選擇當地的民宿,甚至反其道將民宿發展好的地區作為旅游目的地。而作為江蘇三大旅游富集區之一,作為一個山海相擁又有著濕地、溫泉等豐富自然資源的地區,發展民宿有著更多的優勢。市場的敏感度也是如此,從前兩年開始,以花果山、海上云臺山乃至東海溫泉為特色的民宿就相繼開始出現,而通過互聯網的宣傳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民宿打卡。但由于規模和體量較小,缺乏較強的市場主體來運行,同時,還面臨著與景區經營之間的矛盾等,這些問題都影響著連云港民宿板塊的發展后勁。
“目前,蘇北地區尚未出現民宿基地,而像我們花果山這樣具有較強知名度的景區就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大力吸引多形態的民宿文化產業進駐。同時,針對目前景區周邊民宿的現狀,不妨合理規劃景區周邊的民生基礎設施,引進自來水、煤氣管道等設施,從游客的需求出發,下力氣支持民宿的發展。”花果山景區周邊的一位民宿經營者滕先生告訴筆者。截至2018年,國內民宿已超過萬家,短短兩年數量增幅超過78%,前景廣闊已經成為旅游業界的共識。而想要將連云港民宿做好,一方面需要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和景區共同出力,將引導和監管好民宿的責任前置,為民宿的投資者打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另一方面,定期開辦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沙龍課堂,從游客權利和體驗需求出發,多方共同努力,讓民宿回歸到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人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旅游產品上,以此加速實現旅游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