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王懷詩 邵沛源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土地資源短缺現象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以集約化發展為本質特征的樓宇經濟應運而生。最初,樓宇經濟的概念和實踐僅出現在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隨后,寧波、大連等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的樓宇經濟也悄然興起。如今,樓宇經濟在港城也逐漸成長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由于樓宇經濟已成為判斷地方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如何發展好樓宇經濟,為連云港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量”,成了當前我市各樓宇經濟發展主體亟待解決的問題。
梳理資源,科學規劃
要發展樓宇經濟,樓宇資源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必須要全面梳理樓宇經濟發展資源,對符合條件的樓宇提前進行產業規劃,因地制宜樹立發展定位。目前,在主城區海州,全區共建成樓宇56幢,可用商務辦公面積為99.4萬平方米。結合該區“三區兩城”和服務業“四大片區六大產業”的戰略發展架構,海州科學定位樓宇功能,引導樓宇走特色化、專業化發展道路,打造了一批金融樓、科技樓、電商樓等特色樓宇。
新浦街道是我市較早發展樓宇經濟的街道之一,經過全面摸排,街道共梳理出10萬平方米的閑置樓宇,其中超過10000平方米3處,超過5000平方米4處,5000平方米以下10處。針對以上情況,街道率先打造創業夢工場,為各類人才和創業者提供創業孵化綜合服務,樓宇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在運營好創業夢工場的基礎上,今年街道重點打造以電子商務為主要業態的特色樓宇項目———海云灣電商大樓,建成后計劃入駐企業80家,其中電商企業達60家,電商企業占比達75%,這也彰顯了樓宇的電子商務功能定位。”新浦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發展樓宇經濟,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出可供使用的樓宇資源,總數有多少,面積有多少,然后再圍繞產業發展要求,對這些樓宇進行‘量體裁衣’、科學規劃,從宏觀層面把控樓宇經濟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海州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在這一點上,新東街道的做法同樣值得肯定,街道圍繞現代服務業發展定位,23棟商務樓宇入駐企業1480家,覆蓋金融投資、房地產、商貿旅游、科創軟件、電子商務和文化創意等各個領域。
強化招商,打造品牌
樓宇是基礎,招商是關鍵。任何一幢樓宇,即便服務再好,政策再優惠,沒有企業的入駐,也只能是“一潭死水”。因此必須要強化招商,提升樓宇入駐率,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業態集聚,打造專業特色樓宇、精品樓宇。
為提升樓宇招商質量,新浦街道出臺了入駐樓宇企業優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對年繳稅超過50萬元的企業免費提供100至110平方米辦公用房,對一些科技含量高、有成長性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通過招商,目前入駐海州創業夢工場過千萬元稅收的企業已有2家,過500萬元的有3家,江蘇連控、中化集團、國豐醫療、博意達等10家公司從2018年6月份進駐,上繳稅收近3000萬元,江蘇連控今年有望突破1500萬元。
各地發展樓宇經濟的經驗表明,樓宇經濟發展絕不是對企業的“歸大堆”“1+1=2”,而是借助樓宇這一載體,梳理企業形態、集聚產業業態、提高私收畝產。從當前樓宇經濟產生的效益來看,稅收貢獻大的樓宇大多是有特色的主題樓宇。因此,我市發展樓宇經濟也應該根據樓宇所屬功能區的自然環境、商業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等特征科學定位樓宇功能,圍繞宏觀規劃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在招商引資方式上,要致力于實現樓宇企業數量和質量的雙突破。要采取多種招商方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特別是要對符合產業發展戰略的重點領域實行定向招商。同時要利用好招商項目信息庫,大力推行專業招商、特色招商,促進相同或相關行業在一棟或幾棟樓宇內聚集,打造樓宇經濟集群,形成規模效應。此外,還要做好樓宇的宣傳推介??梢杂烧疇款^,舉各方力量,全力展開樓宇宣傳推介工作,邀請專家學者授課、舉辦專門的推介會都是比較有效的做法。
搭建平臺,細化服務
樓宇經濟要有旺盛的生命力,走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已成共識。這需要相關責任主體必須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優化服務舉措,打造優質軟環境,讓企業在忙于發展的過程中無“后顧之憂”。
去年,新南街道新引入35家企業入駐樓宇,祥源大廈培育引進稅收過百萬元的企業6家。在所有企業入駐前,街道從工商注冊、稅務登記、人才引進、產業培育等各個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并安排專人提供各類服務。江蘇全健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之初,街道僅用5天時間,就為企業辦好了相關手續。不僅如此,街道樓宇辦還與樓宇物業部門建立了責任、信息互動機制,為入駐樓宇企業提供一條龍、一站式服務,對新注冊企業實行專人負責制,保證企業注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
發展樓宇經濟,就需要這種精細化服務。近年來,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樓宇經濟服務新模式,創新利用樓宇信息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有的城市還成立了樓宇經濟促進會,集咨詢顧問、招商推介、物業服務、政策宣傳推廣為一體,搭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以協會增強樓宇企業聯動性,更好地促進樓宇經濟發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連云港需進一步完善服務樓宇企業的工作機制,不斷加大服務力度,多層次、多渠道地與樓宇企業進行合作,建立政府與樓宇溝通聯系制度,對樓宇建設、招商和經營過程中的各類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從而全力打造樓宇經濟服務品牌,營造一個企業得發展、職工得就業、政府得稅收的樓宇經濟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