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還要支持嗎

      【連網】□ 侍敏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廣告法》等法律的頒布、修訂和施行,切實保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中“懲罰性賠償”的規定有效地提高了消費者維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經營者的自律,但同時也催生了大量所謂的“職業打假人”。許多經營者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行政機關也牽扯了許多精力,甚至引起復議、訴訟。為此,有人提出,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不是消費者,所以要逐步限制其牟利性打假行為。“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到底該不該支持呢?

      “懲罰性賠償”催生大量“職業打假人”

      據記者了解,2014年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對經營者欺詐行為的懲罰力度,對經營者采取弄虛作假、虛假宣傳等欺詐行為,損害消費者權益,甚至造成嚴重損害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后果,明確了“懲罰性賠償”的規定。就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從原來的“退一賠一”到現在的“退一賠三,五百保底”;《食品安全法》從原來的“退一賠十”到現在的“退一賠十,一千保底”。消費者維權的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也切實保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現行的法律制度給職業投訴舉報留下了很大的空間,正因為有利可圖、有利能圖,因此也催生了大量的“職業打假人”,通過對“知假買假”的“消費維權”和對違法行為的舉報,獲得個人的收益。

      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平臺統計顯示,從去年6月份至今的一年時間,我市在全國12315投訴舉報網絡平臺接到的投訴舉報共有12091件,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職業打假人”投訴。

      電商成“職業打假人”投訴舉報重點領域

      記者從12315投訴舉報平臺了解到,“職業打假人”投訴舉報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網絡經營的虛假宣傳和虛假廣告違法行為;銷售超過保質期、變質、霉變、生蟲的食品;標注臆造的產品標準代號或者已經失效的產品標準代號等;食品標簽標注不全或不規范。不過隨著《食品安全法》的修改,“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排除在欺詐以外,即不實行懲罰性賠償后,2015年10月以后此類投訴舉報逐漸減少。因為省去了去實體店購買,電商成為“職業打假人”投訴舉報重點領域。其中,“全網最低價”“最佳”等絕對化語言,以及在普通商品上宣傳保健和治療效果、迷信宣傳等內容成為投訴重點。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職業打假人”一般都具有相當嫻熟的法律知識,熟悉行政、司法程序,并且在長期的“職業投訴舉報”過程中,善于利用投訴、舉報、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訴訟等規則,形成一系列標準化、規范化的“打假”模式,全方位出擊,多方面施壓,以達到獲得賠償的最終目的。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被詬病

      “職業打假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假冒偽劣產品,也彌補了相關職能部門日常監管覆蓋面的不足,客觀上起到了督促企業、凈化市場的作用。不過,為了牟利而知假買假的“職業打假人”,在近年來頗受各方詬病,不僅經營者視之為洪水猛獸,就連相關部門提到“職業打假人”也是頭痛不已,甚至有人認為其根本就不是消費者,因為即使買到問題商品也不該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給予賠償。

      首先,他們發現并購買問題商品,然后通過與經營者交涉獲得賠償,一旦獲得賠償就撤訴,根本不管被投訴舉報的商家或廠家是否停止違法行為,也不管被投訴舉報人是否受到處罰、處罰信息是否公示等,他們的目的就是牟利。

      其次,“職業打假人”為了給經營者施壓達到獲得賠償或舉報獎勵的目的,經常向行政機關申請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以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其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政資源的浪費。

      更有甚者,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手段采取偷梁換柱、故意隱匿即將到期商品,待此商品過期后再購買進行索賠等方式,利用經營者的無可奈何和息事寧人而獲得所謂的賠償。海州區消保委就曾經接到過一起“職業打假人”的投訴,稱在市區一家超市購買到過期商品,結果商家調看監控時發現,該投訴人故意將即將過期的食品藏匿在服裝區域,待其過期后取出購買,然后以此投訴要求賠償。對此,市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投訴舉報管理處負責人楊慶軍明確表示,這樣的“職業打假人”已經不是消費者,而是違法犯罪的嫌疑人,因為他們的行為不是消費行為和索賠行為,而是敲詐或詐騙的違法犯罪行為。

      如何減少“職業打假人”在合法、非法地帶游走

      “職業打假人”的出現讓許多經營者付出了一定的經濟代價,也給行政增加許多工作壓力和責任,但楊慶軍認為,“職業打假人”的出現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們做了普通消費者想做但不敢做、不會做、沒有精力做的事,而且,他們對某一行業、領域的專業研究為行政機關提供了幫助,對具體案件的投訴舉報又為行政機關提供了許多案源,同時也促進了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行業自律。

      那么,如何減少“職業打假人”在合法、非法地帶游走,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扼制其消極作用呢?楊慶軍認為,首先經營者要加強自律。通過完善產品質量管理體制,增強對進貨質量的把控,不夸大宣傳,不誤導消費者,減少錯誤特別是低級錯誤的發生,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其次,行政機關也要依法履職。面對“職業打假人”的投訴舉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要怕麻煩,要嚴格按法定程序登記、分送、受理和處理,實名舉報案件的立案告知和處理結果告知等都必須嚴格執行,同時嚴格履行舉報獎勵義務,不要帶有偏見,依法公平公正地處理投訴舉報,這樣一來,“職業打假人”想要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也沒有機會。

      此外,對于采取偷梁換柱和故意隱匿即將到期商品待此商品過期后再購買進行索賠的行為,經營者一方面要增強防控措施,監控不留死角,不給其有可乘之機,另一方面不能采取息事寧人的方式讓其獲得所謂的賠償,而應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取證,嚴懲此類違法犯罪行為。

      楊慶軍認為,監管部門作為消費者權益的守護人,現階段不但不要去限制“職業打假人”(超出法律范疇的敲詐勒索例外),反而應該簡化相關流程、提高工作時效、實現流程公開透明,加大監管執行力度,努力降低消費者維權的成本和風險,這樣才是真正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企業之間良性競爭的正確打開方式。“實際上,監管部門無需過多關注‘職業打假人’,隨著環境好轉、市場凈化,‘職業打假人’就會自然消失!”楊慶軍說。

      相關新聞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中文字幕yellow字幕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日本中文字幕网站|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中文在线中文A|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