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紅玩具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日前,相關部門在對市場上不同品牌的30款兒童平衡車的有毒有害物質、產品標識和結構安全性等指標進行測試后發現,有9款含增塑劑,最大值超出了國家標準要求的300多倍。專家介紹,增塑劑能滲出毒性,對兒童的發育有重大影響,如長期接觸,或導致癌癥。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家長們的強烈關注。事實上,網紅兒童玩具被曝出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由來已久,除了寄希望于家長們提高辨別能力,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也必須跟得上,只有在生產、流通、購買等各個環節都筑牢監管防線,才能有效避免因兒童玩具存在安全隱患而導致的悲劇。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從沒停止過關于兒童玩具存在安全隱患的討論,尤其是隨著各類直播平臺的興起,諸如果凍一樣的“史萊姆水晶泥”、能產生爆炸效果的“炸包”等網紅兒童玩具越來越多地進入大眾視野,家長們在看直播的同時隨手下單購買網紅兒童玩具已是常事。但是,這些產品是否真的符合相關標準,是否真的沒有安全隱患,想必部分家長可能了解得并不透徹,而實際上,往往就是這些看似無害的網紅玩具,會對兒童安全造成威脅。
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成長過程需要玩具的陪伴,畢竟不同類型的玩具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快樂體驗,把好兒童玩具“安全關”尤為重要。家長作為兒童的監護人,在購買玩具前要擦亮雙眼,多加研究,避免掉入商家避重就輕設置的陷阱。相關部門則要強化生產、流通、購買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在生產方面,嚴格要求商家按標準設計生產玩具,從源頭上杜絕問題玩具流入市場;在流通環節,要完善市場監督和消費者舉報機制,讓問題玩具無論在線上銷售還是線下銷售都無處可逃。除此之外,還可以對新興的網紅玩具建立“黑名單”制度,并對黑名單實施動態管理,通過不定期抽查增加和剔除相關產品,以此倒逼生產廠家規范生產行為,為兒童營造一個“玩具自由”的童年。(□ 王懷詩)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