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省內蘇州、常州兩座城市分別入選。在今年擴大內需、激活消費的新發展背景下,這樣的名單公示顯得特別有意義。激活文旅消費,港城可以充分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通過整合自身的優勢和發展長板,突出個性特色,讓港城文旅融合之路走向深遠。
通過活動激活消費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的儀式感:凡是節日必過,吃飯、拍照、送禮物……哪怕是一場雪也要攢一頓火鍋局給生活一點樂趣。這充分反映出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這提示著相關產業和管理部門,應當也關注這樣的精神需求,通過活動吸引市民、游客來挖掘消費。例如,每年花果山的登山節,是否可以從專業的體育向更加大眾的賽事發展,邀請本地廣大的中小學生、教師、家長來參加這樣的登山比賽活動,通過記錄成績、頒發獎狀獎杯、發布登山護照等豐富多樣的形式來豐富市民的休閑娛樂生活。既可以與學校進行合作,也可以邀請專業的文創體育團隊來共同創辦,讓登頂江蘇最高峰———花果山玉女峰成為連云港乃至周邊城市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儀式,一種強身健體的形式,一個參與感極強的社團集體活動,一段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通過活動集聚人氣,只是激活消費的第一步。事實上,想要吸引外部投資機構、商業項目的關注,區域的人氣指數是最受關注的。我們只有通過多做受市民游客喜歡的活動,才能夠吸引人氣,最終吸引投資,豐富港城的大旅游產品,將旅游應有的富民效應得以展現,并充分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這既能對復蘇旅游業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可以進一步激活消費、擴大內需。
靈活運用政策發揮疊加效應
眾所周知,旅游業是一個涉及產業多、部門多的綜合性產業。因此,無論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還是鄉村振興、產業扶貧、數字經濟等無不與旅游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港城需要做的是充分運用好政策效應,發揮好相關政策對于旅游業的影響,發揮好政策的疊加效應。業內人士指出,以鄉村振興為例,眼下,不少城市以最受游客喜愛的鄉村民宿為賣點,以此發展壯大旅游業。此舉就是以鄉村振興為大背景,在城市大力振興鄉村經濟的同時,充分借用鄉村的美景、美食,以及城市人所追求向往的寧靜的鄉村生活,以此撬動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事實上,這樣的策略所達到的是一種多贏的結局。“一方面,美化后的鄉村環境沒有被浪費,而是被充分使用起來,作為一種鄉村經濟繼續發展的催化劑,另一方面,也給了廣大市民一個高品質的休閑娛樂場所,此外,吸引來的人氣所產生的商業價值還拉動了當地就業創業,讓廣大老鄉可以在家門口就業。”東海一家鄉村旅游點的負責人分析道。
近幾年,在國家、省的相關政策扶持下,我市發展出多類型的鄉村旅游點并進行了分級分類。2020年我市還有多個鄉鎮村獲評國家和省級的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等。在下一步的旅游項目打造中,港城可以優先發展這些有基礎的地區,對其環境、產業、旅游項目等進一步包裝,打造出優質的待開發產品,提供給投資客商,提高投資成功率,激發這些區域的商業活力。當然,可以疊加的政策很多,關鍵就需要旅游從業者、管理部門耐心細致地去關注政策、做強產品,以豐富優質的產品供給來滿足需求端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精耕細作打造特色產品
大眾旅游時代,需要的是小眾旅游產品。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國內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大而全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反而是需要根據特定的人群、打造特定的產品。這就需要我們耐心細致,通過精耕細作,搞出獨門絕技。比如,可以根據高鐵沿線城市的居民來開發特定的旅游產品,也可以根據特定季節來開發包裝港城的旅游產品。
特別是受到疫情影響,旅游業在艱難復蘇中追求變革,不斷挖掘產品來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來吸引新的游客關注。近期,漁灣景區開工建設了農旅園項目,就是針對大花果山景區開發推向深入后,交通紅利給漁灣景區帶來了新的契機,將山下的區域作為一個新的支點來開發旅游,滿足游客。不僅是新的產品在增加,根據季節性來包裝產品也需要精耕細作。例如,近期吸引港城人的花果山大圣湖的“來客”螺紋鴨就是一年中獨有的景觀,又如,連云區舉行的海釣活動,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下一步,需要的就是通過文旅融合的手段,對這些產品進行市場化的包裝。不妨邀請一些對外地客源市場熟悉的旅行社,共同合作開發,以觀鳥海釣等為冬季旅游的賣點,將港城當季的美食、當季的溫泉加入,形成豐富的一日游、二日游產品,通過港城獨家的旅游產品吸引游客、打開市場,滿足游客需求,只有這樣不斷挖掘產品、豐富供給才能夠不負高鐵時代給一座城市帶來的新機遇,才能將港城的產業做大、做強。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