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層”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36年來,“四下基層”精神在傳承中歷久彌新,在實踐中發揚光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是最好的課堂,更是鄉鎮年輕干部要修好的第一課。
“身入基層”,腳下多沾泥土氣。年輕干部從事基層工作要撲下身子、沉在一線,丟掉“官氣”,多沾“土氣”。“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年輕干部生于和平年代、長于安逸環境,但溫室長不出參天大樹,湖泊駛不出萬噸巨輪。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楊善洲曾說:“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找苦吃’”。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基層是年輕干部的成長沃土、廣闊天地,只有勇敢走出“舒適區”,深入最真實的基層一線,直面最棘手的大事小情,才能磨練心性、增長才干、成就自我。
“心到基層”,心中沉淀為民情。鄉鎮年輕干部要常懷關切之心、謙虛之心、為民初心,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服務為民,要“甘當小學生”,“拜人民為師”。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基層干部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鄉鎮年輕干部只有到人民群眾中去,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才能使黨的方針、政策得到更好的貫徹。年輕干部下基層要真聽真看真感受,“帶著問題來、求得真解去”,避免“來也匆匆、去也空空”,真正解基層之盼、抒民生之困、暖百姓之心。
“干在基層”,胸懷強國復興夢。鄉鎮年輕干部要有扎根一方、守護一方、造福一方的姿態,在基層崗位上錘煉意志、勇挑重擔、實干苦干。扎根基層14年帶頭致富的宿遷市包村干部丁春龍被評為“江蘇最美基層干部”,“爛攤子”干出新模樣的連云港市居委會主任孫紅被評為“江蘇最美共產黨員”,正是這樣無數扎根在基層、奮斗在一線的“最美的人”用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作出貢獻,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個強國復興的榜樣。鄉鎮青年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薪火相傳的生力軍,作為打通服務人民“最后一公里”的中堅力量,要勇扛肩上責任、走好腳下道路、積極學習榜樣,用實干在基層這片熱土上書寫不凡的人生篇章。(崔青林)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