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理想 楊超
【連網】 今年60歲的仇安田,家住灌云縣同興鎮同興居委會,1990年至今一直擔任村級統計調查員。一個身患癌癥的普通農民,不圖名、不圖利,為統計事業默默奉獻了24個冬夏春秋,參加過各類統計普查和大型調查30余次,先后為所在鄉鎮贏得了省、市、縣嘉獎數十次,用生命譜寫出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獻之歌。去年,仇安田也光榮地被省統計局評為“最美統計人”。
1990年,仇安田任同興村統計會計,當時正值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老仇全權負責這項工作。由于該村暫住人口結構復雜,流動人口多變,普查人員只能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地工作。為確保人口普查萬無一失,老仇帶領一般人采取分片再分組的辦法,歷時5個多月逐戶進行調查登記。由于連續多日勞累,加上營養不良,老仇一直高燒不退。因為擔心影響普查進度,他也顧不上去看醫生,就到藥店買些退燒藥邊吃邊工作。
2000年11月1日,仇安田參加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這次人口普查涉及12個居民小區,方圓十來里都是爛泥路,當時天寒地凍、路滑難行,他連續三四個月風里來雨里去,起早貪黑地走村串戶逐家登記。餓了,啃點方便面;渴了,喝點冷開水;困了,就趴在辦公桌上休息一會兒,就這樣一直工作到2001年4月17日,他終于累垮了。
“當時我就有預感自己可能要生大病了,因為連續幾個月胸腹膨脹疼痛難忍,平時只吃點口服藥對付一下,家人多次催我去醫院檢查,但我一想到人口普查的事,總覺得普查工作半途而廢,對不起領導的重托,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兢兢業業的老仇如是說。4月27日,他在上海腫瘤醫院被確診為肝癌,5月10日做了肝膽切除手術。出院后,他只休息一個多月就參加人口普查,幫助全鎮謄寫資料、分類統計、匯總,那次人口普查工作。
那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任務重,仇安田還是普查成員中的主力軍,天天早出晚歸。有的村鄰不理解地說,仇安田為了賺錢,連命都不要了,整天忙得橡皮猴子似的。可是老仇解釋道,如果為了賺錢,他早就不干這份苦差事了。前年11月份,全國開展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當時縣里要求有關鄉鎮、社區要按照“標準”推薦輔調員,該小區一致推選仇安田。
24年中,仇安田把調查工作視為重要責任,把調查賬本當作珍貴資料,把調查戶視為親朋好友。憑著一種恪盡職守、執著追求、樂于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為基層統計事業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