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今天從中國工商銀行獲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商銀行個人客戶的金融資產規模已超過1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500億元。據統計,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在工商銀行個人客戶的金融資產中,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約為8.1萬億,理財產品的余額約為1.63萬億,基金、保險、國債、第三方存管和貴金屬等投資產品的余額合計約為2.3萬億。
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客戶個人金融資產的穩步增長,首先得益于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逐年提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約2.2萬元,比上年增長8.9%。在這個過程中,工商銀行的個人客戶數量也在快速增長,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已經達到5.05億戶,同比大幅增長31%,成為個人金融資產增長的強大引擎。
面對個人金融服務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工商銀行順應國內居民個人財富增長和投資理財需求增強的趨勢,積極推進個人金融產品創新和業務轉型,較好地滿足了個人客戶群體多層次、多元化金融資產配置需求。
在產品創新方面,2015年工商銀行先后推出了個人大額定期存單、個人金融資產自助質押貸款等創新型金融產品。其中個人金融資產自助質押貸款采用“消費+金融+互聯網”的融合方式,有效“激活”客戶未到期的金融資產,使客戶在獲得投資理財較高收益的同時又可以隨時貸款消費。目前工商銀行已累計發放個人金融資產自助質押貸款超3000億元,服務客戶數近40萬。在理財業務領域,工商銀行繼續積極推進個人理財產品向期限更合理、收益更能反映市場狀況的凈值型產品轉型,先后推出“增利”“尊利”“穩利”“同利”“國債期貨”“尊享”“隨心e”等一系列開放式和凈值型產品,目前管理的開放式產品已超過1.5萬億,凈值型產品規模已超過8000億元。
在服務創新方面,工商銀行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優勢,全面升級金融服務,充分滿足居民在互聯網時代支付結算、投資理財、融資、購物、日常生活資訊等金融服務和非金融服務需求,將互聯網金融理念深入到服務鏈條的各個環節。比如在代發工資這一傳統產品上構建了以“工銀薪管家”為主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涵蓋“薪金卡”“薪金通”“薪金溢”“薪金貸”“薪金惠”“薪金享”六大特色服務以及其他多種專屬和增值服務,較好地滿足了廣大職工在支付、結算、理財、融資、消費等全方位的服務需求,代發工資簽約個人客戶超過1億戶。
在渠道創新方面,工商銀行利用互聯網思維加快服務流程再造,通過智能化服務模式,建立各渠道間信息共享、流程互通、業務互聯的綜合服務機制,有效地提高了網點現場管理能力、業務快速處理效率。工商銀行還大力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通過整合營業網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多維度渠道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其中外幣取鈔、資信證明開立、大額取現、實物貴金屬銷售等20多項服務已實現線上預約線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