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慧 通訊員 張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連云港市政務辦黨組認真落實市委部署,立足于“學”、致力于“行”,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工作緊密結合,強化作風建設,突出便民利企,重抓服務創新,用行動踐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黨史學習教育重在明道理、強動力。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感受黨的偉大歷程,領悟黨的卓越智慧,厚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人民情懷,切實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踐行“崇德向善、堅韌奮斗、務實創新、勇立潮頭”新時代“連云港精神”,將其內化為港城政務服務人的價值認同和精神追求,為開創“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新境界注入精神動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堡壘先鋒作用,出臺作風建設20條,深入轉變作風,提高工作質效。
服務便民重在利民生、暖人心。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推進基層為民(便民)服務中心和“審批服務一窗口”建設,將政務服務“一張網”覆蓋到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強化一站式服務功能。助力連易辦自助終端進樓宇、社區、村居和銀行網點,打造家門口辦事廳。建設“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地圖,方便就近查詢辦理。深入推進新生兒出生、初次就業、退休、身后、不動產登記、軍人退役等“一件事”,實現從“網上能辦”持續走向“網上好辦”,提升群眾獲得感。
服務利企重在促發展、解難題。推行“一窗受理、數據共享、并行辦理”的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零見面審批模式。對列入市重點建設年度計劃的重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集中會商會辦、優先保障,破解企業難題。開發上線企業自助查檔系統,實現查檔“不見面、不跑腿”;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著力推進“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市覆蓋;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編制實行告知承諾制的涉企許可事項清單;探索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實現行業準入后“一證準營”。完善“一廳四端”平臺應用,因地制宜推進一窗通辦,科學設置綜窗、專窗和“一件事”窗口。加快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區域通辦,實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等74項事項跨省通辦。全面推行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建設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服務“三合一”綜合平臺,將“不見面”開標、線上評標等功能模塊擴大到交通、水利、政府采購等行業。1至4月份全市“不見面”開標項目占比達88.2%。擴大電子保函應用,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前4個月采用電子保函項目惠及市場主體4372家,節約企業資金占用12.41億元。
服務創新重在便利化、極簡化。加快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大數據平臺,利用新技術工具促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實現應用極簡化。全市統一的城市綜合移動應用服務平臺“我的連云港”APP上線近兩年,下載用戶300萬,提供各類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事項2000余項,涵蓋政務服務、交通出行、健康醫療、便民生活、文化旅游等17大類128個功能,日益成為港城市民便利辦事“掌中寶”。新的起點上堅持需求導向,回應群眾訴求,建設縣區板塊,持續開發高頻服務應用,拓展服務覆蓋范圍。近期上線的醫保電子憑證、不動產預約、社保繳納等近10項高頻服務應用,為市民提供醫保卡展碼服務160余萬次,全市400萬城鄉居民、30萬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醫療保險費繳費可通過社保繳費應用“一鍵辦理”“隨時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