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劉慶發 湯家強)農藥的銷售使用事關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也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臺賬,對農藥銷售進行追溯管理。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市面上多數農藥經營戶并未建立農藥經營電子臺賬,給農藥使用管理帶來較大困難。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著力破解這一沉疴痼疾,通過開展政銀合作,由銀行出資集中采購專業設備免費提供給經營戶,僅需掃碼和點擊觸屏即可完成農藥的進銷存管理,形成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經營戶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農資溯源設備使用培訓)
近日,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與市建設銀行政銀合作項目第二批38臺農資經營溯源設備在建設銀行東海縣支行向簽約經營戶發放到位,經過技術人員現場培訓,38位經營戶興高采烈地領取了新設備。
“我市農藥經營者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也不高,不會操作復雜的電子設備。但建立電子臺賬管理,又是農藥經營許可必要條件之一。”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朱道榮坦言,“通過黨史學習,支隊黨員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到要解決好電子臺賬問題,絕不能只靠講一講、轉一轉、看一看,一定要謀深、謀新、謀實,順應數字化管理大趨勢,構建政銀合作大格局來解決農藥經營大市場的問題。”
經過充分考察調研后,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決定轉變監管服務模式,與市建設銀行合作,由銀行出資集中采購“愛農友”品牌農資經營溯源設備,免費分發給農藥經營戶。
“我洋文一個不認得,大字一個不會敲。”56歲的農藥經營戶老周打趣道,“我見蟲不慌、見草不慌,電腦面前一坐就慌。”在培訓人員的耐心講解下,老周僅需掃碼和點擊觸屏即完成了農藥的進銷存管理,現場操作居然一次成功。
“不僅方便了經營戶,依托開發者的技術力量,搭建行業監管和金融服務一體化數字平臺,形成三方共贏。”朱道榮說,項目實質運行以來,首批15家試點經營戶電子臺賬管理系統使用率已達100%,新開賬戶平均流水已超萬元,項目效果逐步顯現。
下一步,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將繼續做好溯源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同時推動拓展平臺功能,打造商盟生態,形成和應用大數據成果,實現農藥經營市場“說得清、管得住、服務好”,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