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堅持“抓黨建、強產業、惠民生”的發展思路,依托農業資源稟賦,搶抓石英產業發展機遇,提出“自清故里、味稻小鎮、中國石英產業第一鎮”的目標定位,實施“一米暖陽”黨建引領富民興村工程,探索出“支部+產業+共享”發展模式,在產業破冰、配套服務等方面積極作為,務實擔當,闖出一條平明富民興村發展特色之路。
以“農”為根,賡續農業產業特色發展之路
積極整合農業資源,利用土地集中連片優勢,依托“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政策,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積極調動和組織各黨支部、黨員投身“味稻平明”稻米產業的高質高量發展。位于平明鎮南側的南場頭村,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2020年,村與市屬國企連云港農發集團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項目總投資600萬元,集中流轉土地4800畝用于種植水稻、小麥。全村黨員干部帶頭流轉、上門宣傳,全村土地流轉率達100%。同時,南場頭村建設曬場、倉庫、生活用房等必要的農業生產附屬設施,企業定向租賃,繳納租金。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增收8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增長10%以上,帶動就業200余人。
同“工”為盟,共創工業產業特色發展之路
按照“組織引領、項目主導、雙方聯動、互促共贏”發展理念,鼓勵村企通過人員互派共商、活動互議共推和責任互擔共行等方式進行“聯姻”。紀蕩村以“黨建+企業”模式,與致富能人陳士斌成立的江蘇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構建黨建聯盟。村支部積極做好企業服務,企業發展反哺,促進農民增收,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邀請支部黨員參觀黨史館,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推動黨建聯盟走深走實;定期舉辦專場招聘會、崗位培訓班、安全教育培訓班等暢通村民、企業雙向選擇,周徐村600多村民實現本土就業,企業增加產值2000萬余元。
惠“人”為要,深化共享成果特色發展之路
基礎設施提檔。實施“一攬子”惠民工程,村黨組織書記領辦村莊規劃、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提升項目,設立專項獎補資金,以環境大提升助推產業大發展。陣地建設提質。全鎮新建村黨群服務中心17個,讓村黨群服務中心真正“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群眾常來”;建設鎮黨史館1座,多次邀請中共東海縣委黨校老師開展黨史教育專題講座等,不斷引領鄉風文明。基層治理提效,探索建立“黨員醫療三入”工作制度,積極對接市、縣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進村入戶,定期開展義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常態化開展黨員志愿服務,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以及護園護學等活動,累計達2000余人次。
下一步,平明鎮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強化富民興村。利用農業優勢,做好土地流轉、特色化種植,深化公共空間治理,做強做大平明稻米品牌特色;依托太平洋公司等石英龍頭企業,提升石英工業產業高端化、國際化、規模化;強化共享成果,同百姓心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繼續做好民生發展。帶領全鎮群眾闊步邁向產業發展、村民富裕、環境優美、特色鮮明、鄉風文明的新平明。(通訊員 夏羿飛 趙士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