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8月23日一大早,江蘇連云港海州區錦屏鎮陶灣村葡萄種植園門口,停放著滿載葡萄的汽車,而一旁的農戶正忙碌地往禮盒里裝入剛采摘下來的葡萄,這一箱箱鮮亮剔透的葡萄很快被送往市內的各大商超,為廣大市民送去秋天的第一波“甜蜜”。
面對復雜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錦屏鎮特色產業葡萄種植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今年以來,錦屏鎮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助農增收,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迅速轉化為疫情防控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讓農民過上安全、富裕的“好日子”。
據錦屏鎮陶灣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葡萄合作社負責人卞廣生介紹,陶灣村現種植葡萄600余畝,每年葡萄成熟期在7月底,但今年受氣候影響,葡萄延遲在8月上旬成熟。在“澇”“疫”的雙重壓力下,陶灣村“兩委”班子上跑下聯,通過邀請市、區農業科技部門專家、教授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鎮村干部下沉結對幫扶等應對措施,既把損失降到最低,又保障了葡萄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走進陶灣村開心農場采摘園,映入眼前的是一條掛滿葡萄枝藤的綠蔭長廊,這是江蘇省目前最長的人工葡萄長廊,全長600米左右。據了解,在這家葡萄種植園里,葡萄品種以“巨峰”為主,此外還包括“夏黑”“陽光玫瑰”等10多個優質葡萄品種,今年預計總產量可達240萬斤。“我們合作社的葡萄不使用任何添加劑,全部都是人工操作疏花疏果,為的就是保障葡萄的品質,讓大家吃上正宗的綠色產品。”卞廣生高興地說。
種得好,還要賣得好。為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錦屏鎮及時開辟葡萄銷售“綠色通道”,創新運用“線上點單+線下配送”“線上預約+線下采摘”的銷售模式,打通銷售“新路子”。線上居民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點單”,下單后,送貨員直送市民家中。同時,市民還可以通過微信“海州采摘”小程序預約采摘,到葡萄園親自采摘,體驗采摘的樂趣。此外,連云港市郵政分公司錦屏郵政支局助力農產品銷售,“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馬善民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當起了陶灣葡萄“代言人”,利用“線上直播”帶動產品銷售,通過“銷售+寄遞”的方式直接將葡萄送至市民家中,解決了果農的后顧之憂。
今年3月以來,錦屏鎮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自身主責主業、黨的建設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把“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實干實績推動高質量發展。錦屏鎮以“書記項目”為抓手,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民”的“4個+”綜合生產合作模式,逐步打通農民關于農技、農機、生產、銷售等各環節壁壘,拓展陶灣葡萄特色采摘園輻射區域,積極加快“花、草、果、蔬、菌”五大特色園區建設步伐,讓農民“富起來”;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開展道路硬化、河道修整、違建拆除等多項工程,依托錦屏山旅游資源,著力提升桃花澗風景區、劉志洲山體育公園及周邊旅游品質,推動山南片區東中西旅游組團、錦屏磷礦百年工業遺址保護性開發,讓農村“美起來”;逐步形成“山—水—城—田”融合發展的環山特色旅游業態,讓都市農業向“富民興村、帶動就業、親子游娛”等多功能“新樣板”加速轉變。
“接下來,錦屏鎮將繼續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壯大特色高效農業,聚力打造港城的世外‘萄’園,用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為鄉村振興賦能。”錦屏鎮黨委書記姜海燕表示。(通訊員 張曉盼 王影 趙婧 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