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楊開林 王瑋 倪安旭)近日,一列滿載著韓國汽車配件、電子產品等50車貨物的列車,從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鳴笛發出,它將沿著新亞歐大陸橋一路向西,經由霍爾果斯口岸離境,途經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最終抵達波蘭最大鐵路轉運港馬拉舍維奇,標志著“韓國-中國(連云港)-波蘭(馬拉舍維奇)”國際班列首次整列發出,連云港中歐班列線路再增新通道。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深入推進,連云港港利用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的獨特優勢,深耕日韓、東南亞以及國內沿海地區班列腹地市場,積極拓展回程貨源,推進航線、碼頭、場站、班列等集疏運體系布局,實現了遠洋干線、深水大港、中歐班列、物流場站的無縫銜接。
目前,連云港中歐班列已形成覆蓋中亞五國、蒙古、西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歐洲(土耳其)的運輸格局。此次“韓國-中國(連云港)-波蘭(馬拉舍維奇)”國際班列的成功運作,是在連云港-土耳其跨里海沿線歐洲班列穩定運營的基礎上,又新增的一條班列線路。至此,連云港至歐洲方向的班列線路進一步加密,初步形成“南北雙線”運行模式,這對于加速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標桿和示范,提升班列品牌影響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按照集團‘學史力行、開新局、奪首勝’的要求,我們加大中亞點對點直達班列開行頻次,實施分區域、分流向、分貨種開發舉措,持續吸引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區貨源在連云港集聚。”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祥偉表示,做好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是開新局的動力源泉,此次波蘭班列的順利開行是路港貨多方合作的結晶。
今年以來,全國鐵路發運計劃普遍緊張,特別是中歐班列的發運一度受限。但在當地鐵路、海關等單位的全力支持下,連云港新絲路國際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合力借助一體化通關、“船車直取”零等待、“保稅+出口”混拼等自貿區試驗區的創新優勢,加快拓展集裝箱拆裝箱、拼箱、倉儲堆存等基礎業務,強化與集裝箱碼頭、船公司及哈國東門無水港等信息協同和業務聯動,最終頂住發運不暢、貨源分流等壓力,實現了國際貨運班列量效齊升。截至7月底,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累計進出場空重集裝箱12.12萬TEU,同比增長4.44 %。江蘇省班列公司統計數據中顯示,1-7月份,連云港中歐班列已完成開行350列。
據統計,自2015年班列開行以來,連云港中歐班列開行已突破4000列大關,在疫情影響、各地競爭愈加激烈等不利形勢下,通過放大既有通道、中哈合作、物流體系優勢,大力推動“新通道、新業務、新模式”,連云港中歐班列將積極為全球抗疫和提振經濟輸送“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