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梅 王健民 彭亞輝 郭凱妍 胡曙鋆
秋分時節,稻穗飽滿,瓜果飄香。伴隨著豐收的喜悅,9月22日,第二十四屆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舉辦。
本屆農洽會以“開放合作創新共享發展成果”為主題。相比往屆,今年農洽會呈現出展覽規模更大、專題活動更多、信息化程度更高、國際化程度更高等特點。共設置了江蘇省農產品展區、“一帶一路”農產品展區、食用菌及食用農產品專題展區3個展區,境外14個國家和地區124家企業參展。
為百姓餐桌呈上多元美食
走進1號館,陣陣香味撲鼻而來,來自全省13個設區市的地方特色農產品一應俱全,像一條美食小吃街。游客吃得鮮、買得樂,手上大包小包拎的都是特色美食。
這次農洽會上,蘇州參展企業帶來的各類黃酒、陽澄湖大閘蟹、鹽水鴨、豆制品等深受歡迎。
“這羊奶喝著口感特別好,怎么賣的?”試喝了一小杯后,市民崔女士隨即買了2包來自澳大利亞的羊奶。“今年是我們第一次來參展,公司在上海,如果喜歡喝,可以添加微信,我給大家發貨。”展區工作人員熱情地推薦公司的各種奶粉。
2號館是“一帶一路”農產品展區,主要展示境外優質農產品。今年的農洽會國際化程度更高,“朋友圈”不斷擴大,有來自烏拉圭、越南、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124家企業參展。這些新、奇、特、精農產品,為本屆農洽會增添了一抹異域風味。
有本土美食、異域風味,當然也少不了餐飲界的“香餑餑”——預制菜。無需親自下廚,只需幾十分鐘就能做出一桌好菜,預制菜開啟了餐飲消費新模式。
“這個老鴨煲,鴨味濃郁,口感鮮美,大家可以來嘗嘗,覺得好再買。”在3號館食用菌及食用農產品專題展區,首次增加了預制菜展位,吸引了70多家預制菜展商參展。
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個還是挺方便的,開袋直接加熱,就是一道美味,廚房小白秒變大廚。”農洽會上,不少參觀者對預制菜很感興趣。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生活方式轉變,“單身經濟”“快消經濟”逐漸流行,“一人食”新消費理念興起,食用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連云港市發展食用農產品加工業優勢得天獨厚,目前已經形成了優質稻麥、綠色蔬菜、規模畜禽、海淡水產、特色林果、食用菌菇六大百億主導產業,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680余個,綠色優質農產品占比達69%,發展預制菜企業71家,具備蔬菜、畜禽、水產品等預制菜加工能力。
為推動食用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本屆農洽會除展示展銷外,還舉辦了首屆江蘇食用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以“魚米之鄉、蘇食生活”為主題,共謀江蘇乃至全國預制菜發展未來。
“我們將以研討會為契機,認真汲取與會專家學者的智慧與經驗,努力推動食用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連云港紫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凈菜深加工項目負責人萬烈表示,研討會上幾位行業專家的分享,讓他受益匪淺。
“菌連天下”食用菌產業發展舉辦至第三屆,已成為行業內展示新成果、把脈新形勢、增進新合作的重要平臺。這次農洽會除主題大會外,增設了首屆“菌連天下”長三角“好鮮菇”品鑒評選活動。通過品鑒評選,加強業界互動交流,激發食用菌產業活力,促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對外交流合作插上翅膀
“我們是第一次來連云港參加這樣的大會,感覺氛圍很好,越來越多人關注、了解和喜歡我們的肉類產品,這是我們參加農洽會最重要的收獲。”烏拉圭參展企業廈門市東灃集團渠道經理楊斌斌介紹,這次來連云港收獲很多,農洽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通過連云港市貿促會牽線搭橋,俄羅斯、斯里蘭卡、西班牙、意大利等國企業,內蒙古、三亞、海口、黑河、佳木斯、鄂爾多斯等地近50家國內企業入駐展廳,包括百余種深加工農產品、精品酒類及地方特色農產品集中展示。不僅增添了更多的國際元素,也促進了更多的國際合作,為“一帶一路”農業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注入連云港力量。
正如楊斌斌所言,農洽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今年農洽會的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朋友圈”不斷擴大。受邀出席開幕式的境外來賓有來自烏拉圭、哥斯達黎加、老撾等22個國家和地區91人。
連云港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鳳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農業領域國際合作的發展前景和空間更為廣闊。當前,連云港市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打造“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在全省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大局中主動擔當作為。連云港市現代農業發展將不斷邁上新臺階,農業經貿合作也一定能夠實現互利共贏,并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