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年來,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求,構建嚴格依法、市場高效、系統完備的環保信用制度體系,持續推進生態領域信用信息平臺“信息一張網”,逐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體系,提高環保監管效能。
完善生態環境信用管理制度。結合環保信用評價工作調整,2020年市生態環境局與市發改委、住建局、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根據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實行差別化污水處理費政策的通知》(連發改價格發〔2020〕144號),對差別化污水處理費的執行作了相應調整,同時要求縣區相關部門推進差別化污水處理費政策落地,維護市場公平;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環保信用體系建設,鼓勵一批企事業單位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正面引領作用,市生態環境局6月份出臺了《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環保示范性企事業單位評定辦法(暫行)》(連環發〔2020〕161號),并組織開展2020年第一期示范性企事業單位申報工作,首期共有25家企業進行申報,最終評定出10家單位。
擴大生態環境信用監管范圍。打破僅歸集排污企業環保信用信息的格局,將醫院、高校等排污事業單位環境行為納入信用監管范圍,依據環境行為對其開展環保信用評價,年內已對1家醫院的環境失信行為進行歸集、評價;加強對咨詢、檢測、工程等業務機構和人員的信用監督,今年組織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質量監管專項檢查工作,對2019年以來的審批環評報告表項目中隨機抽取環評文件25份,對存在失信行為的機構及從業人員給予通報批評并進行失信記分;定期匯總環保信用評價等級為黑色的企業名單,將其失信行為同時記錄在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個人信用信息,推送至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實施生態環境信用分級監管。推行生態環境信用承諾機制。自2019年起,將企業信用承諾作為加分項,鼓勵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主動作出信用承諾。同時根據《關于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信用承諾制的通知》要求,梳理可實行替代承諾的審批事項類別。
用好生態環境信用獎懲舉措。根據上半年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對11家黑色等級企業實行執行期為半年的差別化電費。充分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積極穩妥地推進銀行業做好綠色信貸工作。對28家“環保信任企業”減少檢查頻次,實施“容缺受理”、“綠色通道”政策,同時按照《江蘇省秋冬季錯峰生產及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優先納入停限產豁免名單。(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周晶晶 王從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