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當前,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海州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迅速投身疫情防控主戰場,積極響應省委“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疫情防控和服務群眾的強大動力,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用責任和擔當筑起一道道阻擊疫情的“紅色防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我為群眾辦實事”。
“您好我是社區工作人員,請問您家有外地返連人員嗎?”8月10日正午時分,海州街道封云和網格員匆匆扒拉幾口午飯,繼續進行“掃樓”排查工作,從早上7時,封云和網格員已走訪了50多家住戶,每到一家她都認真詢問、詳細記錄,天氣炎熱,她的衣服濕了又濕。南門社區地處海州老城區,基本是開放式無物業小區,存在空巢老人多、特殊人群多、流動人口群體大等特點,多數居民無法通過社區微信群及時了解到相關信息,僅憑有限的社區工作人員逐戶上門宣傳,給人員排查、圍合設卡、疫情宣傳等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排查中高風險地區來連返連人員,封云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大學生組建一支巡防隊,挨家挨戶摸清人員底數、張貼疫情防控通知,高強度的工作讓她的雙眼布滿紅血絲,但她頂住疲憊,每天奔走在小區樓棟之間,細致排查每一處死角。“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疫情面前更要全力以赴投入戰斗,義不容辭。”封云堅定地說。
在海州,“志愿紅”筑起暖心防線,醫護人員身披白衣戰甲,奔赴核酸檢測一線。
最近一段時間,海州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艷芹一直奔波在吾悅廣場、海州區人民醫院等3處海州區核酸集中采樣點,她負責三個采樣點的總調度,在做好醫護人員培訓工作外,她還始終做好本職工作,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和戰友們奮戰在核酸檢測第一線參與采樣工作。連日來,30多度的高溫天氣讓層層包裹下的醫護人員渾身被汗水打濕了一遍又一遍,而他們卻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同一動作。“雖然采樣工作很辛苦,但我們卻不斷被感動。聽到市民道一聲謝時,感覺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身為醫生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陳艷芹說。自7月22日以來,海州區衛健委先后組建了1200余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核酸采樣隊伍參加核酸檢測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近11.6萬人次核酸樣本采集工作。
在海州,從清晨到深夜,類似的“紅細胞”身影隨處可見,他們各司其職、堅守一線,不退半步,為群眾織密一張防疫的工作網絡。衛健、疾控等防疫職能部門黨組織全面組織群眾開展核酸檢測、全面消殺、疫苗接種等工作;發改、市場、商務、文體等監管部門黨組織,下沉黨員志愿者深入一線對照工作職能全力抓好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市場安全穩定;宣傳、網信部門積極開展健康宣傳教育,及時發布疫情動態,筑牢疫情防控網上防線;公安、交通等部門黨組織組織人員連續作戰,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連日來,海州各級機關黨員干部不僅把疫情防控作為檢驗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重要戰場,積極組織群眾、宣傳群眾,還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團結和帶動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匯聚起了強大合力。
在黨員先鋒帶頭引領下,海州各地志愿者十分踴躍,他們以果敢的決心、務實的舉措,構筑疫情防控嚴密防線,讓一抹抹黨旗紅、志愿紅,在全區防范疫情第一線熠熠生輝。
8月1日,海州區在全市率先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務組,并于5日舉行疫情防控志愿者誓師授旗儀式,統籌全區志愿者力量,打造以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青年戰疫志愿者服務隊為示范引領,機關志愿者服務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紅韻小哥”志愿者服務隊等8支專門隊伍為著力點,覆蓋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各群體,全民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2+8+N”志愿服務體系,近萬名志愿者以最快的速度集結奔赴一線,參與核酸檢測、物資保障、人員疏導、交通出行、維護秩序等重點領域,筑牢疫情防控的“紅色防線”。同時,在全區范圍內啟動“兩在兩同志愿同行”抗疫系列活動,組建各鎮街園區400支志愿服務分隊,用愛心匯聚戰“疫”力量。
此外,海州還為特殊群體開啟暖心服務,如新海街道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組織志愿者為轄區900余名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錄入身份信息,提前印制“預制碼”,為全員核酸提前做好預檢準備。
在海州,一個個“紅色堡壘”成為戰疫的“主心骨”、群眾的“貼心人”,一個個志愿者沖鋒在前,以實干實效踐行“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為海州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紅色堤壩”。(邵沛源 顧芳 陳榮 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