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小王,你有6號樓曹大姐家的電話嗎?她家有一股煳味飄出來,敲門一直沒人開,我擔心出什么事……”前兩天,尹衍春在社區巡邏時發現異常情況,著急地撥通建康社區工作人員電話,社區工作人員聯系上戶主后才得知,原來戶主家灶上正燉著排骨,因急事出門忘記關火了,幸好發現及時這才避免事故的發生。
在新南街道建康社區,劉大奎老人是一名老黨員,原先身體好腿腳利索時,是社區的志愿者,前些年身體差了,老伴尹衍春接過接力棒繼續為社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尹衍春是個熱心腸,社區各種活動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幫忙清理垃圾、鏟除小廣告、鄰里糾紛幫忙調解,看到小區里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她也會上前勸阻。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社區為我們居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將原來荒廢的石榴園改造為‘老來樂’百姓廣場。疫情之前,我們經常在小廣場上下下棋、曬曬太陽、跳個廣場舞,我就幫著社區在小廣場維持秩序、掃掃地。后來疫情防控期間,我又反過來,勸導大家不要在小廣場聚集,出門上班、哪怕是出門扔個垃圾也要戴好口罩。”尹衍春說,每天看社區工作人員連軸轉,她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能幫一點就幫一點。
尹衍春說,自小父母就要求他們兄弟姐妹多行好事,在老伴兒劉大奎影響下,她漸漸也把社區當成自己家。
現在老人的兒子也在他們夫妻倆的影響下,經常參加社區志愿服務,一家人“你追我趕”參與社區公益志愿活動,崇德向善熱心奉獻。
前段時間疫情防控,他們的兒子劉祥給建康社區黨委書記王紅梅打去電話,誠懇地表示隨時都能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下午2點鐘到晚上8點鐘的卡口值班,負責出入口登記、測量體溫、行程卡檢查等工作。七夕節那天,劉祥的妻子還為卡口志愿者送去綠豆湯和她自己親手做的雞蛋餅。(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顧凌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