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白塔埠鎮(zhèn)有這樣一位古稀老人,他身材不高,卻充滿了正能量,成天腳步匆匆,手頭上要做的公益事項一件接著一件。他叫馮壽繞,小學退休教師,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被身邊人稱為“老黃牛”,屢次獲得上級表彰獎勵。
2009年,馮壽繞退休后,堅持退休不退志,離崗再奉獻。期間,他主動承擔起編撰白塔埠中心小學校史的任務,不辭辛苦,不計報酬,調查走訪,查閱資料,統(tǒng)計審核,數(shù)次易稿,歷經數(shù)月,第一時間為學校建起了校史室。在編寫校史的過程中,他幾乎是從早忙到晚,忘記吃飯也是經常的事。為力求真實、全面地反映歷史和原貌,他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等基礎性工作,多次到市革命紀念館、海州高級中學、白塔高級中學、海州實驗中學等地參觀學習,廣泛查閱了《東海縣志》《東海縣革命烈士傳》《東海縣革命斗爭史稿》《白塔埠鎮(zhèn)志》等大量的歷史資料,實地走訪了幾十位老校長、老教師和村、機關單位等老同志,多次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區(qū)域重點中心鎮(zhèn)的白塔埠鎮(zhèn),外出打工者多,留守家庭和兒童多,看到全鎮(zhèn)數(shù)百名留守兒童假期無人看管,安全隱患多,馮壽繞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決定要創(chuàng)辦一個校外輔導基地,為留守兒童、貧困少年打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空間。2017年,馮壽繞動員、組織全鎮(zhèn)10余名退休老黨員老教師,組成留守兒童關愛志愿服務隊,以原白塔埠中心小學閑置的辦公樓為基地,以“校站結合”的形式創(chuàng)建全鎮(zhèn)第一家校外留守兒童輔導站。該輔導站堅持“立德樹人”的服務宗旨,利用寒暑假、雙休日義務為留守兒童和青少年免費開辦書法、中國象棋、圖書閱讀、課業(yè)學習等輔導,舉辦傳承優(yōu)秀民族文化、緬懷英烈等多場講座報告會,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學生潘雨晨在2019年暑期輔導班結束后,給馮壽繞老師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老師,我想對你說,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所學到的不僅僅是書法,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思想更加進步,品格更加高尚,靈魂得到升華。您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您是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在我們這些小樹苗上花了多少心血啊!老師,辛苦了!”
不僅如此,馮壽繞還利用自己多年的人脈資源,廣泛動員與宣傳,組織成立了白塔埠鎮(zhèn)“五老”愛心志愿服務隊,吸引近百名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熱情參與。在推進服務中,馮壽繞創(chuàng)新思維和理念,創(chuàng)新打造紅色、黃色、綠色、銀色“四色”服務品牌,引領與帶動全鎮(zhèn)800余人加入到志愿服務大軍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期間,馮壽繞每天都要戴上老花鏡,利用關工委微信群,及時轉發(fā)有關疫情防控的最新權威信息,傳達上級關工委有關疫情防控的文件精神,提醒大家不外出、不聚會,勤洗手、勤消毒,不信謠、不傳謠。正如他在微信群中一次次發(fā)出的友情提醒:“金山銀山,不如平平安安;大富大貴,不如健康寶貴。記住專家的話,別出門,勤洗手。多看多聽國家正規(guī)渠道的信息,做到心態(tài)平穩(wěn),不偏信盲從。”
每天腳步匆匆,始終面帶笑容;手里還在做這件事,心中卻盤算下件事該干啥……這就是閑不住的馮壽繞。有人問他,天天這么忙,累不累?他笑著回答:“天天沒事干才累哩,志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自己動起來,才能樂起來,怡然又心安! ”(□ 肖婷婷 徐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