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我們先畫6個圓圈,然后把這兩個圈連起來,畫上耳朵、眼睛、鼻子,再把這三個圈連起來畫上尾巴,最后畫上小爪子,這是不是就是我們看過的小狗了啊……”見到王美紅時,她正在教室里教孩子們畫畫,這是市殘疾人托養中心一群特殊的孩子,心智障礙學員,雖然看上去成年了,但是心智和言行都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這群特殊的孩子并不好教,王美紅會一個個關照、詢問,也會手把手教他們。“小紅,你怎么不畫啊?”看著木訥的小紅,王美紅教小紅拿起畫筆,在本子上一筆一畫地畫起來,臉上一直掛著微笑。“這是我畫的,我給起了個名字,叫小白,我想我家小狗了。”來到學員小軍身邊時,小軍情緒有點激動,不停地說著他想家里的小狗了,王美紅摟著他的肩膀安慰:“有媽媽在家,媽媽會照顧好小狗的,不用擔心,過幾天我們就可以回家看小狗了。”在王美紅柔聲細語的撫慰下,小軍漸漸平復了下來。
照顧這群特殊的孩子并不容易,目前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有53名心智障礙學員,年齡在15到55歲,以20到30歲居多,有12名老師跟學員們同吃同住,24小時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和學習勞動。54歲的王美紅是護理組長,除了白天帶學員們上課、游戲,晚上也跟學員們一起休息,要負責3個臥室12名女學員的巡查照顧。
2019年市殘疾人托養中心開始運行,王美紅通過招聘入職。有著育嬰師高級證書、養老護理員中級證書的她,放棄月薪八九千的月嫂不干,跑來照顧這群殘疾人,拿著不到原先一半的工資,身邊姐妹們都說她傻。“都是孩子,他們也需要關愛。”王美紅說。
“有些孩子剛來的時候蓬頭垢面,刷牙、洗臉這些都不會,身上一股異味,有些還經常惡作劇,隨意大小便,一些護理員來看看就不想干了。但是王美紅一干就是3年。在這里,我們一點一點去教,孩子們有了很大的變化,自己的床鋪能自己整理,通過輔助性就業指導,一些孩子也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加工制作。如果大家都不來做這份工作,那這些孩子怎么辦?”承接市殘疾人托養中心心智障礙學員托養工作的連云區四葉草助殘服務中心負責人羅仁娟說。
每個月王美紅有三天半的假期,她會回家看看,每次回去,家里人、身邊朋友都會勸她不要再干了。“我知道他們不支持我,主要還是擔心我,怕我受傷,也擔心我太辛苦太累了。”雖然家里人不支持,但是王美紅卻舍不得這群特殊的孩子,她希望通過自己的點滴努力,給這些孩子更好的未來,這也是王美紅一直堅守崗位的原因。(殘疾學員均為化名)(□ 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