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鄰居老人腿腳不便,他連日上門照顧;得知鄰居生活上有困難,他主動伸出援手捐衣捐物;核酸檢測點缺人手,他穿上防護服立即“上崗”……他就是張晨,是海州區新東街道劉艞社區的一名志愿者,多年來,他一直熱心幫助身邊居民,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8日上午,在社區核酸檢測點,張晨很早就來到現場,先配合社區搭好檢測臺。6時50分,一位老年人來到現場,張晨一看老年人口罩戴得不符合要求,急忙來到老人身邊,幫老人口罩整理規范。7時,核酸檢測開始,他坐在登記臺前,一個個記錄居民信息,直到11時檢測結束。脫下沉悶的防護服,此時他的臉上被口罩壓出數道印痕。
“現在防疫常態化,社區居民定期都要做核酸檢測,為了緩解社區工作人員壓力,我報名當志愿者,做好信息登記工作。工作雖然枯燥,一坐就是一上午,但是能幫助大家,我覺得累點也值得。”張晨笑著說。
張晨今年45歲,是新東街道劉艞社區的一名志愿者。他主動參與防疫工作,在核酸檢測點維持秩序,登記好居民信息。一天凌晨12時多,他在入戶登記信息時不慎被臺階絆倒,腿部受傷,回家涂上藥水,裹上紗布,第二天他依然堅持志愿服務工作。社區工作人員勸說他休息幾天,他說登記任務重,只要還能干就要將工作進行到底。
平日里,他還是居民夸贊的“好鄰居”。在張晨家樓后住著一位70歲的老人王文連,去年,老人腿部摔傷后無法自己做飯。張晨得知消息后,一日三餐都給老人送去,讓王文連非常感動,幾次勸說他不用來,他卻說:“我是做餐飲生意的,做飯也方便,您歲數大了,摔倒后更需要每天營養均衡,我能照顧就照顧,如果您孩子在身邊也一樣會照顧您。”每當王文連說起此事,總是感嘆有一位這么好的鄰居真是幸運。
對待需要幫助的鄰里,張晨總是熱心伸出援手。“他對我們家很關心,經常上門看望,我家里有困難,他每次都幫忙。”說起張晨對他們家多年的幫助,居民劉維保感慨萬分。劉維保在社區做保潔工作,每個月收入僅夠維持家用。張晨了解他的情況后,經常給孩子送去新衣服、新鞋子及生活用品。
“他真的很熱心,是居民們的好鄰居,也是社區的好幫手。他的熱心行為也影響到了其他居民,越來越多的居民自愿加入志愿者隊伍。”劉艞社區黨委書記萬紅告訴筆者。
“助人為樂讓我覺得很快樂,況且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面對大家的夸贊,張晨總是這樣說,今后他還會一直盡力做好事,為社區、為鄰里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