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高考志愿填報后,考生們即將迎來身份轉變,靜待錄取結果。然而卻有不法分子精心設局實施詐騙,嚴重影響了高校正常的招生和迎新秩序。近期,云南、四川、山東多所高校接連發聲,揭露部分未經學校授權的自媒體賬號和社交群組,冒用校方名義,以“招生咨詢”“新生答疑”“勤工儉學”等名義,誘導新生加入非官方群聊,散播失實信息、借廣告營銷牟利。
除了真假難辨的“新生群”,錄取季還有這些騙局騙術易發頻發:不法分子瞄準新生群體涉世未深、缺乏法律知識和社會經驗的弱點,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恐嚇新生“涉嫌犯罪”“影響入學”;聲稱可以通過網絡刷單等方式輕松賺錢,以兼職為誘餌實施詐騙;以所謂“助學金”“獎學金”名義騙取個人信息,利用新生對學業資助的需求精準施詐......這些騙局手段隱蔽、居心叵測,大學新生群體社會經驗匱乏,對復雜的社會環境認知有限,容易成為受害者,需要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
對即將開學的大學新生來說,被騙的經歷不僅造成錢財損失,還可能帶來心理創傷。請廣大準新生和家長朋友們對“特殊渠道”“優先辦理”等說辭保持警覺,從官方渠道獲取權威信息。當涉及金錢交易、個人信息等關鍵環節時,更要格外謹慎。如發現可疑情況,應與學校招生部門、當地教育部門聯系或及時報警。
大學生活是希望與憧憬的新起點,不能被詐騙的陰霾所籠罩。有關部門正持續打擊涉校詐騙,堅決斬斷詐騙“黑手”,為大學新生筑牢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