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烽火八年 抗戰宿遷記憶

      【連網】在宿遷市圖書館展覽室,有兩份老報紙。

      一份是1938年5月12日《大阪朝日新聞》的《號外》,其上刊登了一張日寇騎兵攻入宿遷陳集鎮的大幅照片,殘垣斷壁觸目驚心;而另一份,則是1938年7月1日的《國際寫真情報》,其上刊登了一幅日寇占領宿遷新安鎮(今新沂)境內的隴海鐵路后,在車站狂歡的照片。

      雖然70多年過去了,但這兩份泛黃的報紙,仍時時刺激著宿遷人心頭的痛點。

      宿遷人民不會忘記,1938年5月19日,日軍首次對宿遷進行狂轟濫炸。在隨后日寇的屠城行動中,4000余名無辜群眾慘死在日寇的刀槍下;

      在雙溝慘案中,日寇共殺我雙溝群眾550多人,燒毀房屋3800多間,奸淫婦女20多人,有21戶被殺絕;

      甚至日本宣布投降后,駐宿遷的日寇仍然制造了“8·18”慘案,屠殺抗日群眾20多人。

      8年間,日寇共造成宿遷人民傷亡14619人,財產損失合計29842348.4元。

      宿遷,曾經孕育了英雄項羽的西楚大地,同樣孕育了勇敢的抗戰軍民。面對日寇肆意奸淫擄掠、燒村毀城,宿遷人民奮起反抗。大運河兩岸、洪澤湖畔、馬陵山麓,燃燒著漫天的抗日烽火。

      牛灘阻擊戰,牛灘青救團奮力拼搏,打死日偽軍70多人,粉粹了敵人妄圖打通隴海路東段的陰謀;

      朱家崗保衛戰,600名新四軍戰士對決1500名日寇,斃敵近500人;

      大運河拼殺戰,攻克林宮渡據點,切斷日寇交通線,使淮海區的抗日局面更加穩定。

      每一場激烈的戰斗,都展現了宿遷兒女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19個抗日民主根據地,宿遷就占了兩個——淮海抗日民主根據地、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宿遷大地因此成為敵后抗日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片土地上,劉少奇、陳毅、鄧子恢、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戰斗的足跡;江上青、彭雪楓等14000多名革命烈士長眠于此。

      位于沭陽境內的淮海抗日民主根據地,既是華中幾大戰略區的結合部,更是聯絡華北與華中的樞紐。在劉少奇的指導下,淮海抗日軍民同日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位于泗洪的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是新四軍第4師和中共地方組織,在河南東部、安徽東北部和江蘇西北部的重要抗日根據地。淮北軍民積極發展地方武裝,健全民主政權,進行生產建設,為長期堅持抗戰和迎接大反攻積蓄了重要力量。

      劉少奇和皖東北根據地建設

      1

      劉少奇(化名胡服)到達華中

      1940年4月28日,黨中央代表、中原局書記劉少奇一行乘小船,從淮南經管鎮來到淮北羅崗(在泗洪縣境內,這里是新四軍六支隊四總隊司令部所在地)。

      劉少奇到羅崗后,電報頻繁,引起了日寇的注意。他們秘密糾集2000余鬼子和偽軍向羅崗撲來,企圖偷襲中原局機關。劉少奇沉著冷靜,決定由胡炳云大隊在鄭集、胡橋、江橋一線迎擊來犯之敵。狡猾的日偽軍化裝成農民求雨的隊伍,悄悄接近新四軍六支隊四總隊。被新四軍發現后,雙方立即進行了一場激戰。此役打退敵人6次進攻,殲敵近500人。

      劉少奇在皖東北視察期間,寫了《堅持打退頑固派的進攻》一文,為皖東北人民建立鞏固根據地指明了方向。5月下旬,劉少奇在朱湖召開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黨政干部大會,提出鞏固和發展壯大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六大法寶”。

      根據地初建,籌糧困難,加上日偽“掃蕩”進攻,戰士每天只能吃兩餐雜糧稀飯。劉少奇一面指導籌集糧食,一面安排秘書將照顧他和中原局的米面送到前方。從此,劉少奇每天也只吃兩頓雜糧稀飯,有時候還摻些野菜。

      朱家崗保衛戰

      淮北蘇皖根據地的建立讓敵人如鯁在喉。1942年11月,日寇派出精銳部隊及偽軍共1萬多人,在坦克、飛機的掩護下,分5路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妄圖消滅我抗日軍民。33天的“大掃蕩”中,新四軍四師共進行了37次大小戰斗,其中以朱家崗(位于今宿遷市泗洪縣境內)戰斗最為慘烈。

      12月10日凌晨3點多鐘,日軍分三路包圍朱家崗(朱家崗是統稱,包括孫家崗、曹圩、尤崗、朱家崗等村莊)。而前一天上午,新四軍四師九旅26團就進入泗洪朱家崗一帶防守。

      這是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攻防戰。敵人兵力1500多人,彈藥充足。而剛剛經過精兵簡政的26團只有3個營6個連,總共兵力不到600人,且彈藥極為缺乏。

      槍聲首先在孫家崗響起。敵人兵分兩路,主力300多人進攻支援曹圩的7連;另有100多人向9連的陣地發起攻擊。一時間炮聲震天,炮彈、燃燒彈一排一排打過來,雜草、樹木被點燃了。新四軍部分連隊彈藥用盡,戰士在群眾家中尋找到釘耙、鐵叉沖進敵群。

      當天下午,敵人大批兵力攻擊26團團部所在地曹圩。9連通過交通壕接近了敵人的外圍,最后用大刀從曹圩的西南角撕破敵人布好的“口袋”。戰士們的大刀在頭頂回旋,刀光閃處,敵人必濺血花。戰士們的大刀讓敵人膽寒,還沒有短兵肉搏,敵人就讓開了路。此時,9旅韋國清旅長派來解圍的騎兵到了,敵人眼看圍殲26團的目的無法達到,急忙掉頭鼠竄。

      宿遷的“馬廠造”

      新四軍馬廠兵工廠位于今日宿遷市沭陽縣馬廠鎮境內。光緒末年,當地一個崔姓師傅開始造土炮,漸漸很多鐵匠都學會了這門手藝。1941年2月,新四軍三師九旅開辟蘇北根據地,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缺少槍支彈藥。聽說馬廠一帶有鐵匠能造槍,新四軍三師就建議區委派人協助地方黨組織,迅速把鐵工組織起來,造槍支援抗戰。

      1941年春,馬廠鐵工委員會成立,開始仿制當時使用較多的“漢陽造”步槍。當時,沒有廠房,鐵工就分散在各自家里生產。每戶僅有一個紅爐和幾把錘、鉆、鉗等工具。槍支的所有零部件全是手工刻銼出來的。

      由于處在日偽夾擊的環境中,兵工廠要隨時躲避敵人的“掃蕩”、“清鄉”、空襲。尤其是馬廠淪陷期間,工人們只能把紅爐支在柳樹林或蘆葦蕩里,堅持流動造槍。

      雖然條件艱苦,但造槍隊伍不斷壯大,最多時有七八百人。鐵工會還自制了一臺用來鉆槍管的“土鉆床”。同時,各個鐵工分會組織“合伙組”,實行“一條龍生產”,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兵工廠生產的武器質量好,可與當時日寇的“三八大蓋”相媲美,因此深受廣大戰士歡迎,被親切稱為“馬廠造”。

      抗戰期間,馬廠兵工廠共修理各式槍械10000多件,新造步槍7000多支,還生產了大批其它槍支和5000多把刺刀。其產量僅次于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位于全國各根據地第二位,極大地支援了前線抗戰。時至今日,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還保存有“馬廠造”步槍。

      采訪手記

      戰爭,是傷痛的代名詞。不管是對于一個人、一個家庭,還是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如此!我們雖然不好戰,但也不懼戰。抗戰爆發后,和全國人民一樣,宿遷人民積極投身到抗擊日寇、保家衛國的洪流中去。八年抗戰,宿遷人民英勇頑強,奮不顧身,前赴后繼,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史實不能篡改,傷痛無法忘卻。站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坐標上回望,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感在我們心中久久激蕩!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乱人伦中文视频高清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