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趙芳 通訊員 王君 顧芳)俗稱“四小”行業的小浴室、小美容美發廳、小歌舞廳、小旅館的規范管理是“創衛”工作的難點重點。從6月13日起,海州區連續三天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扎實開展促使“四小”行業整治工作。對不符合許可標準要求的限期整改;對拒不辦證、拒不整改或經過整改仍不達標的經營戶,除了依據公共場所有關法規處理的同時,抄告有關部門查處予以取締。
1766家“四小”行業單位整治全覆蓋
海州區轄區內公共場所“四小”行業數量較多、分布廣、人員流動性強、監管難度大,是連云港市“四小”行業整治的重中之重。通過排查,海州城區“四小”行業單位1766家,目前持有有效衛生許可證單位1252家。
海州區衛計局紀委書記汪偉介紹,這么龐大的“四小”行業單位要想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督導的難度非常大,需要衛生監督人員不斷地督促其整改落實,從6月13日起,海州區衛計局組建了臨時督察員隊伍。每天18時開始至22時,幫助區衛生監督人員開展拉網式督導“四小”行業單位檢查。確保每個“四小”行業單位有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辦理有效健康合格證、兩證公示上墻、相關衛生標識使用規范,公共用具用品按照規范消毒、有消毒設備和措施、有消毒記錄等,讓“創衛”工作不留死角。
臨時督查員夜間集中督導
6月15日晚上,記者跟隨檢查組先后來到蒼梧路、巨龍路、鹽河路,對洗浴中心、連鎖酒店、家庭旅館、KTV進行檢查。
19時20分,督查人員來到位于蒼梧路的皇朝水會。剛進大廳,記者就看到這家洗浴中心前臺邊上擺放著一個藍色的塑料筐。“你們家使用過的拖鞋和消毒后的拖鞋,是否已經分筐裝載?”海州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問。原來在上一輪的督導中,執法人員發現該洗浴中心存在消毒拖鞋和未消毒拖鞋管理混亂的問題。
“我們已經按照要求整改完成。”皇朝水會的工作人員指著有著不同標志的拖鞋筐向執法人員展示。隨后執法人員又檢查了消毒設施,并要求抓緊時間辦齊所有工作人員的健康證。
隨后,執法隊員來到鹽河路的凱樂迪KTV,查看了吸煙區、消毒區等。記者發現,在消毒柜內不僅擺放了清洗消毒過的口杯,還有一個個可以拆卸的話筒頭。臨時督查員朱孔麒白天是浦南衛生院副院長,晚上就成了臨時督查員,他說:“雖然這個工作比較繁瑣,但是還是有成效的。比如,按規定KTV的話筒要消毒,經過多輪督導,這家單位符合規定。”
加大監管力度規范經營行為
海州區衛生監督所所長朱衛說,“四小”行業整治最大的問題就是督導。雖然第一次督導的時候,已經將規范的要求告知,但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這些單位總是有點“欠火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只能一遍遍督導,力爭將細節完善到位。”
經過多方力量的督導,目前已有1200多家“四小”行業單位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持有有效衛生許可證。目前,每天新增加各類許可30家左右,預計在9月中旬前持證率到達100%。
“9月底之前,我們將保證所有可以辦理衛生許可證的企業兩證齊全,同時盡可能完善衛生設施,要求規范經營,確保“創衛”工作取得非常圓滿的效果。”朱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