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侍敏 實習生 何歡歡)山更綠了,水更藍了,道路越來越寬敞了,景區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完善,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也越來越高了,更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來……
作為剛剛獲得“中國好導游”稱號,也是一名從業10年的“老導游”,嚴媛媛目睹了“大圣故里”的每一點變化,并由衷地感到自豪。
“中國好導游”眼中的連云港巨變
昨天上午,記者在江蘇友好國際旅行社見到了37歲的“中國好導游”嚴媛媛,剛送走一個來自河南的四五千人的“超級旅游團”,這幾天的她正在“休整”,等待著連云港旅游旺季的到來。
“連云港的變化確實很大,不僅是城市面貌,各個景區都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嚴媛媛說,“就說花果山吧,10年前我帶團的時候,景區的景觀大道只有現在的一半寬,乘車上山的游客等交通車時,都是亂哄哄的一團,為了搶著上車,吵架、打架事件不時發生。你看現在,候車點不僅設置了排隊專用的柵欄,邊上還有專供游客休息的長椅,南來北往的游客都自覺排隊候車,即便有點不愉快,也在景區工作人員的笑臉相勸下很快化解。”
城市美了,景區美了,服務更加人性化了,游客便會由衷地稱贊,嚴媛媛心中便充滿自豪。
越來越多的外地客愛上連云港
的確,硬件設施的提高是近年來各個景區主抓的工作,你看那一處處嶄新大氣的游客服務中心、一座座干凈衛生的景觀廁所……此外,景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消費糾紛快速反應機制等不斷跟進,讓游客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記者從連云港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連云港市已基本形成了“山、海、泉、晶、農”五大特色旅游產品。美麗而又神秘的“大圣故里”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連云港市旅游接待從2010年的1404萬人次上升到2014年的24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由2010年的163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302億元。
這個數字的變化,嚴媛媛更是感同身受。“以前一兩千人的旅游團很少見,而這幾年,兩三千人的旅游團是很正常的,四五千人的超級團也不時出現。”
“超級旅游團”考驗旅游業不足之處凸顯
“超級旅游團”的日益增多,不僅是對連云港旅游業發展的肯定,同時也是對連云港市旅游服務和接待水平的一個考驗。屢次考驗下,適合低端團的“農家樂”太少和旺季導游嚴重缺乏的不足之處凸顯。
據嚴媛媛介紹,“超級旅游團”一般都是低端團,對食宿要求不高,需要提供的住宿價格為每晚三五十元,而在連云港市,雖然高中低檔賓館、酒店皆有,但能一次性容納千人以上的低端“農家樂”嚴重缺乏。而距離連云港不遠的煙臺,就有很多可一次性接納幾千人的“農家樂”,吃飯、住宿一條龍,消費也便宜,很受“超級旅游團”青睞。
此外,導游主要靠帶團賺錢,沒有團帶就沒有錢賺。受連云港市旅游淡旺季明顯的特征影響,很多導游一旦有了從業經驗便離開連云港外出發展,導致暑期旅游旺季和接待“超級旅游團”時導游嚴重缺乏。
導游是奔波在旅游第一線的主力軍,也是一個旅游團隊的“指揮官”。如何讓導游在旅游淡季也能生存,留住有經驗的好導游,還有很多事要做,如合理的薪酬、完善的福利保障、旅行社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