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安川(中國)機器人有限公司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武進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鄉鎮企業、民營經濟等諸多領域發展開全國先河,歷來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日前,武進在全省唯一獲批國家雙創基地試點,為全區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辟了通道。
記者獲悉,武進區以雙創為發展新引擎,利用科教城創新資源優勢,形成了武進國家高新區、常州經濟開發區、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四大雙創高地,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傳統產業提升、服務業提速和大企業(集團)培育計劃,全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武進高新區,總投資1.1億元的眾創服務中心將于8月份掛牌啟用,加上此前建成的雙創社區“武南創智天地”及15家創業孵化器,已初步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鏈條。同時,借助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中德創新園、中美科技產業園等創新創業平臺集聚,園區內的產業創新需求也正不斷得到放大。
常州經開區成立一年多來,以“雙創新高地、東部新中心”為戰略定位,體制機制逐步理順,各項工作全面展開,一大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正向著3年創成國家級的目標大步邁進。以產業為基礎,經開區大力推進雙創載體建設,提升雙創平臺資質,促進企業、人才、技術、資金等各類雙創要素向園區集中融合聚變,為區域轉型發展、集聚發展、創新發展提供充足空間。
武進綠建區已初步形成綠色社區、綠色辦公、綠色工廠、綠色公園全面融合的格局,產業規模爆發增長、產業層次跨越提升,完成了涵蓋綠色建筑建材研發、生產、應用、推廣、金融等全產業鏈的整合。“十三五”期間,將充分疊加前期政策成果,在市場主體發展、財稅政策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創新和開放共享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改革,形成區域性的雙創扶持制度體系和經驗,加快形成綠色建筑服務業和制造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現實生產力。
在西太湖畔,由先進碳材料、健康、互聯網、生態文化旅游四大特色新興產業和中以國際合作為主導的“4+1”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近5年來,園區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幅30%以上,尤其是石墨烯產業領跑全國。園區正加快發展智慧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圍繞人才、產業和資本打造“創新創業聯合體”,進一步壯大產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