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穆春橋 通訊員 李振東)日前,連云港市科協聯合連云港市委農工辦、連云港市農委、南京農業大學,積極開展扶持對接百個家庭農場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過去,村民擁有的土地小塊且分散,家家戶戶都是“關起門”來各搞各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樣的格局已經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
所謂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年來,“家庭農場”引領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并且代表著農業的先進生產力。創辦“家庭農場”,將引領村民進入新的農業經營模式。
為進一步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機制,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連云港市科協不斷拓展“百名教授興百村小康工程”服務平臺,開展“特色家庭農場”創建工作,并制定下發《連云港市特色家庭農場建設標準》。《標準》從主體規范、場所條件、生產規模、品牌要求、網絡應用、示范引領、科技扶持等方面列出了詳細條件,為促進連云港市家庭農場快速、規范、特色、科學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
連云港市科協科還專門組織連云港市農技員、家庭農場主等參加無人機植保培訓。培訓將進一步提高家庭農場主的創業技能,促進庭農場主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