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楊銳冰 通訊員 王雅萱 寇玲) 11月3日下午,海州區對城區燃煤小鍋爐進行集中取締,出動500余人次對轄區71家燃用單位下達了《限期拆除燃煤鍋爐告知書》。這次行動旨在打造“無煤區”,倡導使用清潔能源。記者獲悉,結合本次行動專門出臺了《海州區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對郁洲南路、海連中路、西鹽河、新建路合圍區域開展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整治,涉及包括居民生活用煤、商戶用煤、浴室燃煤、非浴室鍋爐用煤等。
全面取締轄區內小鍋爐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連云港市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海州決定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整治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出臺《海州區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昨天下午,海州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開展集中行動,全面取締城區燃煤小鍋爐。“我們這次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與創衛工作相結合,聯合街道社區,集中力量對城區燃煤小鍋爐進行取締。”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孟曉東告訴記者,當天下午集中對新東街道轄區內的燃煤小鍋爐進行取締行動。
記者獲悉,海州區已經對轄區71家燃用單位下達了《限期拆除燃煤鍋爐告知書》,要求限期內自行拆除。對限期拆除的單位予以資金補助,目前已拆除鍋爐40余臺。
“今天我們將對新東街道轄區內的燃煤小鍋爐進行強制拆除。”孟曉東介紹,全區范圍內的小鍋爐將于11月底前全部拆完。
打造“無煤區”改善環境
據悉,海州區早在9月份就印發燃煤鍋爐大氣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明確“一爐一策”整治措施,為持續推進燃煤鍋爐整治工作打好基礎。
兩個月來,海州區相關街道相繼開展“無煤區”調查工作,對郁洲南路、海連中路、西鹽河、新建路合圍區域,涉及包括居民生活用煤、商戶用煤、浴室燃煤、非浴室鍋爐用煤等,以及連云港市區內銷售現狀進行調查。
本次整治行動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目標,以削減污染物排放為核心,按照“屬地管理、分類整治,部門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通過采取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著力優化全區的能源結構,大力改造、淘汰燃煤鍋爐,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確保完成國家、省、連云港市下達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目標任務,促進該區空氣質量持續好轉、人居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按照整治目標,海州區將在今年年底前拆除列入連云港市計劃的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燒高污染燃料鍋爐;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拆除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燒高污染燃料鍋爐,并按計劃全部完成對城區10蒸噸/小時以上鍋爐綜合運用集中供熱、清潔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替代及提標改造等措施,實施整合、改造或淘汰。
嚴格環保準入使用清潔能源
記者獲悉,從現在起,海州區將嚴格環保準入,限制高耗能和高污染燃料鍋爐項目建設。禁止新建燃燒高污染燃料項目,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除熱電聯產以外的燃煤鍋爐,原則上不再新建10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同時,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禁止新建燃用非清潔能源的供熱鍋爐。
新建鍋爐使用煤改氣系統的,需取得國家或相關部門認證及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批準,同時須提供有資質的環境監測單位出具的廢氣達標排放證明文件。
此外,禁燃區內禁止燃燒原(散)煤、洗選煤、蜂窩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煤泥、煤焦油、重油、渣油等燃料,禁止燃燒各種可燃廢物,以及污染物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柴油、煤油、人工煤氣等高污染燃料,禁止直接燃用生物質燃料。
已建成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類設施,今年12月31日前要予以拆除或改用管道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管道煤氣、電或其他清潔能源。
列入城區范圍的燃煤小鍋爐使用單位按照要求,自行拆除并改用清潔能源。未拆除的,由區燃煤鍋爐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督辦,對拒絕拆除的依法組織強制拆除。